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读史问道 > 历史中国 > 正文

王朝的诅咒

2014-07-04 11:40:00    世界历史

 

王朝

 

 

   1644年7月,时间虽已进入盛夏,但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却依然凉意袭人,各地也屡有“夏雪不止”的反常气候报告。现代的自然史学家告诉我们,明朝最后的近一个世纪——差不多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恰逢地球进入人类文明纪元以后遭遇的一段最寒冷时期,称为“小冰河期”(LittleIceAge)。但在当时人心目中,这种“千年极寒”以及它所带来的自然灾害正是改朝换代和乱世降临的不祥征兆。


  3个月前,李自成叛军攻破北京城,大明王朝最后一代天子朱由检(崇祯)在煤山自缢身亡。1个多月前,朱由检的堂兄弟、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改年号为“弘光”。此时的南直隶应天府,一片紧张不安而又忙乱兴奋的景象。自成祖朱棣于永乐18年(1420年)宣布迁都北京以后,南京这个明朝的“龙兴之地”已有两个世纪多不被当作正式都城了。现在,它将要再度承担起“光复明室”的历史使命。


  照理说,面对各地烽烟四起的叛乱和北方异族的大兵压境,南明小朝廷应该有处理不完的军国要务。但就在这样十万火急的时候,它做了一件令一般现代读者难以理解的事情——为一桩发生于明朝初年的政治血案平反。


  弘光朝廷诏告天下,在“靖难之变”中被武力推翻的本朝第二代君主、建文帝朱允炆是大明的合法天子,并追谥其为“让皇帝”,定庙号“惠宗”。朝廷同时给予“靖难”中殉国的所有大臣平反,旌表其忠义事迹。242年前的这个时候(1402年7月),正是在这座古老的京城,朝廷降将开门迎降燕王叛军,皇宫起火,25岁的朱允炆下落不明……


  “让皇帝”这一尊号显然是为了顺从一个流传了200多年的民间传说,即建文帝并未像官方记载的那样死于宫中大火,而是为解黎民百姓于战乱之苦自愿逊位给他的叔父的。作为朱棣的直系后人,福王在敌军就快兵临城下之际试图通过纠正自己的远祖犯下的一件严重罪行来赢回天意民心,进而挽救风中残烛般的大明社稷。


  然而这一切终究为时已晚。


  随着史可法的兵败,一年后,弘光政权覆灭,朱由崧被清军生擒。虽然好几个不同的南明小朝廷分别在南方山区和西南边陲又继续存在了将近20年,但退出历史舞台已是朱明王朝无可挽回的命运。


  “靖难之变”


  让我们把时间往前倒推250年。


  1398年(洪武31年)6月,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京城驾崩。由于皇太子朱标早于洪武25年病殁,按预先确定的立嗣诏令,朱标的长子、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年号“建文”。


  关于建文帝其人,明代朝廷史官对他所作的肆意歪曲和恶毒攻击同广泛流传于儒生文人和民间传说中的完美无缺的仁君形象构成了令人难忘的反差,以至于600年后的今天已经没有可能对他作出一个比较客观真实的描述。但综合各方面的史料,我们大致可以说,这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青年,一点也不像他那位精明、残暴、无赖的祖父,他继承了父亲温文尔雅和好学善思的脾性。不过,年轻的皇帝毫无政治经验,也缺乏成熟政治家所必备的坚定不移的意志、自信心和决断力。

 1/9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