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中国艺术之所以千年不绝,其根本性人文资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中国文化继绝传续的伟大传统,存在于这一历史纵深所保存的功能结构性力量之中,当这一纵深发生质变、发生倾覆,则中国文化的真正危机就一定将降临。
问题是,西方人还成功地将“传统化——现代化”这一对矛盾,转化为不同文化体系间的同化,全世界西化的势头仍很强大,各民族传统正以极快的速度死亡,胜过每年热带雨林消失的速度,世界文化的“厄尔尼诺”现象将不可避免。
问题是,中国人尚未真正致力于自己文化传统的现代转化,寻找体系内进化的动力,而企图以自己千年胜算的文化之 胃消解外来文明,“文而化之”,骨子里的套路还是祖传秘方。中国音乐的当代人文语境已发生了变化,如果说60年前救亡图存的主题成为时代的选择,音乐艺术 必须服从于、服务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那个时代特有的音乐观念、音乐方法、音乐内容和形式并且是合理的,则在60年后的今天,世纪之交的门槛上, 中国文化、中国音乐还将有着更为艰巨、困难和韧性的任务,那就是维系自己民族数千年的文脉、文化、文明,继绝传续、创造宏扬我中华文化的伟大传统,以期回 归世界主流文化地位,维护民族话语权力,在未来世纪中,以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民族的世界性贡献,丰富人类音乐文化的园地,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
这样,我们必得要在方法上,取“全元论”之观念。文化一元论,必导致文化中心论(如欧洲中心论、东方中心 论);文化二元论,必导致文化对抗论、文化优劣论(如东方——西方、传统——现代);文化全元论,倡导各民族文化存在合理性是文化人类性的前提,主张文化 的体系内进化,而反对体系间同化,反对将文化转型问题偷换成文化优劣论调,反对将现代化等同于、暗示于西方化。
当然,这种种思想,不应成为文化原教旨主义,这也是肯定的。因为一个文化,没有保守性,则无法自立;没有变革性,则无法自存。纯种文化必将是衰落的文化。
于此,我们应有民族的立场,世界的眼光。传统的继承,现代的创造。在艺术上,应有中国的趣味、世界的水准。
这样,在音乐理论学术,应大力阐扬中华音乐美学,清理传统音乐概念,研究民间调式音阶,分析音乐作品构成,蔚成系统,推而广之。
同时,在音乐理论研究,应十分清楚世界音乐历史,观察主要文化流向,引进现代学术思想,探寻创作技巧技术,洋为中用,百花齐放。
毫无疑义,这一切,都指向一个重要领域:音乐教育。广义音乐环境(如城市及电气化音响条件下的音乐环境、乡村 人文化音响条件下的音乐环境)之保存民族特色,已属十分艰难,因为音乐文化之原生土壤发生了变化,现代化的进程,正极大的改变着城乡传统。但我们仍有可能 延缓丧失本土之根的过程,并以自己明晰的理路、合理的态度和有效的方法从事国民音乐教育,灌输传统养分,调节狭义音乐环境,保护民族审美意趣,引导国民音 乐心理。
前贤有云:“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灿然涌现于吾人之前!”
吾辈感于斯言,能不奋志扬蹄,尽力与中华音乐伟业乎!
(四)古典音乐的自我认知与文化深思
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 光芒,既不凭借“比喻”的外壳,也不依靠情节和思想的媒介。人,在音乐中表达和感受来自他人或者自己的情愫,又在感情中照见和发现或者愉快兴奋或者惆怅苦 闷的心灵。音乐与人文,也是如此。不管是音乐创作、音乐认知、音乐传统、唱片版位、音乐教学、音乐学术等等诸方面,音乐与人文的关系都不浅。下面小编就为 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音乐与人文的观点、信息,希望对大家进一步了解音乐与人文有所帮助。
欣赏人文艺术,本来是非常个人化、主观化的内心体验。除非有特殊生存 利益需求,否则一个正常人实在不必蓄意假装他热爱某种人文艺术。当然了,艺术素养是可以后天学习的,别有居心地接触人文艺术,学习得法照样可以获得很准确 的艺术眼光。不过,在我个人喜好的古典音乐界中,最常面对的就是这种入门问题,仿佛正常人特别需要去学习如何欣赏古典音乐(即使自己并不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