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风流属文人——西溪人文风情略叙
2008-12-25 00:43:14 景迪云/新华网浙江频道《浙江画报》来源
|
西溪堪称一脉文运通古今。千古伟业烟销去,从来多赖文人传。自古风景佳地,文人总是最先一批发现、赏识并竭力宣扬之的人群,刚刚被国家定为首个湿地公园的西溪也没有例外。“西溪且留下”这句话现在很有名了,那是赵构最后选择杭州凤凰山做南宋的首都时说的,近在咫尺的西溪就这样被放在了一边。这一放,就放了近千年。这一放,也成就了西溪的美名。 只是在三四百年前,突然就被文人墨客雅僧们发现了,那茅屋、竹篱、僧舍、庵堂,那石桥、溪径、芦苇、红柿,那野水、老柳、渔舟、晚鸦,经他们的生花妙笔,居然灵动起来。 |
|
|
秋雪庵既成,他又增建两浙词人祠,编撰《秋雪庵志》,将西溪的文化事业推向一个高潮。《秋雪庵志》和明朝吴本泰的《西溪梵隐志》、清孙晴川的《南漳子》三本书,构成了一部完整的西溪名胜风情风物史志。
一脉文运到如今
周梦坡在西溪的一系列举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轰动效应,西溪的野逸风情倾倒了无数古人,也深深吸引了上个世纪初的文化人士。林琴南、康有为、夏承焘、朱生豪、马叙伦、徐志摩、郁达夫等相继来游,并留下了不少佳诗丽文。
夏承焘时任教杭州大学,就在西溪傍边。他的寓所就叫“西溪寓舍”。在1930年11月16日的日记中,他描写了与朋友游历西溪的经过:“"秋气晴爽。早约颐仲为西溪之游。八时半起身,由旗下坐人力车至松木场,雇一小篷船,三小时到交芦庵,……三里至秋雪庵,两浙词人祠有强村二联,一曰‘词客有灵应识我,西湖虽好莫题诗。’芦花未谢,寺僧谓今年不大盛,飘时尤有奇观。庵有一小楼,中悬吴谷人像,陈三立、马叙伦诗,不及细看。……西溪比西湖清幽,弯环秋绿,净不可唾,霜溆人家,历历在画。扁舟摇曳,穿十五桥,诗意曲折不穷。对临溪小筑,时动移家之兴。”
对如此好水美景,不可无诗,夏承焘也确实写过不少,其《西湖杂诗》就有很多是咏西溪的。且来欣赏两首:
四山无语漾丝桐,秋雪晴时泊钓篷。
此是他年寻梦处,芦花如雪月明中。(《西湖杂诗》之二十五)
诗情不在酒家楼,自把竿丝浩漫游。
欲上烟篷寻好句,细看水色不如休。(《西湖杂诗》之二十六)
一有闲情,夏承焘就会填几曲词。“八月芦花作雪飞,三春柳陌有莺啼。侬家门口是西溪。……”西溪依然是他最喜欢的题材。就连他在报章上开个词话专栏,也叫“西溪词话”。西溪在这位词学家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而现代诗人徐志摩居然远在西伯利亚,还在怀念西溪的芦花,“我试一试芦笛的新声,在月下的秋雪庵前。”郁达夫在遍游西溪之后写的一篇散文更是描绘细致,娓娓道来:“花坞的好处,是在它的三面环山,一谷直下的地理位置。石人坞不及它的深,龙归坞没有它的秀,而竹木萧疏,清溪婉绕,庵堂错落,尼媪翩翩,更是花坞独有的迷人风韵。将人来比花坞,更像碧桃开谢,未死春心;将菜来比花坞,只好说冬菇烧豆腐,汤清而味隽了。”以景比于人和菜,可谓独到,别有会心。
……
罢了吧,要不可以写成一部西溪文人志了。西溪真的好幸运,得到这么多文化人的眷顾和爱怜。但愿这一缕文脉继续在一片开发浪潮中得以延展,乃至于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