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囿于当时的科研能力,谢家荣认为,井泉的变化视各地地形地质情况而异,不能一概而论,颇难断定。所以,他只是把它列出来“以备将来之研究”。一直到30多年后,这些异常现象才被新中国的地质工作者重新整理研究,并成为了地震宏观预报的重要参考。
颇为可惜的是,翁文灏一行也和霍尔等人一样,与实际的震中海原失之交臂。
或许是地震后的交通实在难以前行,或许是此前各种错误报告造成了误导,翁文灏等人经呼和浩特、银川到达兰州,尔后进入震区,经会宁、静宁赴固原,再由固原经平凉、天水返回兰州。海原其实就在他们的这条线路北部不远,却没能在第一时间进入考察者的视野。
尽管对极震区内的大多数地方未能实地考察,但是翁文灏一行所得到的大量第一手资料,直至今天仍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特别是翁文灏在此后的调查报告中,明确指出了震中并不在此前所说的甘肃平凉,而应该在灾害更重的海原,但具体位置还不能确定。
因为那场地震极震区的范围基本都属当时甘肃省的管辖范围,所以当时被笼统地称为“甘肃大地震”。而按照地震学习惯地以震中来命名为海原大地震,则要等到它发生了38年之后。
对海原大地震系统的科学研究,随着此后中国连年的战乱而被搁置。直到30多年后,才在新中国的地质工作者中展开。
“活教材”
195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派郭增建等6人组成地震预报考察队,对海原大地震进行实地考察。
“那时,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刚结束,苏联帮助了中国好多个大项目,他们的专家要求,在设计图纸和施工之前,必须先知道这些地方的地震情况。我们就全力投入到这个工作中去。”生于1931年,1953年进入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郭增建说。
为期一个月在极震区的详细踏勘中,他们第一次访问到并勘察了由李陵堡经海原县城南至干盐池的地震断裂带。这一断裂带穿山跨谷,整体走向约为北西向,长约100公里,此前从未被提及。而经过详细勘察,考察组确定震中位置就在海原县的干盐池至西安州之间。
而从这个考察组定名为“地震预报考察组”就可以看出,他们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关于地震预报的研究。也正是这次考察,取得了地震前兆和宏观预报的重大突破。
郭增建说,例如前震、地下水的变化、声音、发光现象、动物的异常现象、小孩的动态、天气反常等前兆现象,我们在海原地震中都找到了。其中异常现象最突出的有地下水、动物。
实际上,海原大震时,还有不少有关地下水位变化的记载,而且有人已经初步认识到这是地震前兆。如《固原县志》记载道:“向居平原之人,家有井绳十丈,震前忽强半而能汲水,人以为水旺,其实地震之预兆也。”
地下水位的变化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首先是因为变化突然,而且幅度很大,在西北干旱缺水的地区,极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其次,水位大幅度上升的时节正值冬季,按正常的地下水位动态变化,水位本应逐渐下降,然而当时却一反常态,水位大幅度上升,这就必然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
这种反常现象,翁文灏等考察时就已发现,也曾提及。但谢家荣等人对了解到的事实半信半疑,在报告中说:“是否确实,或纯系附会,亦颇难断定。”
海原大地震前的动物异常现象,文献资料中未见到记载,但从1958年以来的历次考察结果来看,大震前的动物异常现象不仅有,而且十分普遍。极震区的动物异常最为明显,震前一个月就开始出现了。
在那段时间里,震中地区即海原县干盐池、西安州、红羊、杨明堡等地,狗表现得十分不安,有的对空乱吠,有的爬在地上号哭。入夜以来,吼叫尤甚,声音凄惨,彻夜不绝。固原县城里,震前五六天,入夜狗不断嗥叫,当时人们普遍对此现象感到奇怪,有人模糊地感到不是好兆头,但大多出于迷信和恐怖,并未认识到这是地震前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