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中国大多数士民对本国的制度和文化已开始丧失信心,对西方文化由自卑而衍生景仰之心。这种景仰很快转化为崇尚留洋归来的学子。当时的社会舆论普遍认为,留学是中国走向独立富强的捷径,留学生是未来中国的救星。只要翻开那时的报刊书籍,这样的言论触目可见:“留学生者,20世纪最美之词也,新世界之主人翁也,强国之原素也。”“他日立中国强固之根基,建中国伟大之事业,以光辉于20世纪之历史者,必我留学生也。”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近代中国人最崇洋的时期,也是留学生地位最崇高的时期。那时,一位留洋归国学生可真是说一不二!像胡适那样二十六七岁还没有正式拿到博士学位即可问鼎北大者,甚至傲视士林者,比比皆是。许地山的小说《三博士》中的主人公说:“留洋归来,假如倒霉也可以当一个大学教授”。这虽然是小说中的一句戏言,也未尝不是那时归国留学生的真实写照。
三、五四以后,留学生学贯中西
论留学生的质量,五四以后的一代留学生堪称是真正学贯中西,兼容古今的一代。在留学地域上,这一时期留学日本者虽仍很多,而留美、留欧者亦复不少;在留学专业上,比前两代留学生有较大拓展,不再集中和偏重于某一方面。在知识结构上,这一代留学生一方面秉承了丰厚深广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同时又前往西方文化的中心地欧美或中介地日本亲身沐浴,与前两代出洋学子相比,他们的“西学”程度要深,而与以后几代留学生相比,他们的“国学”根基要厚。他们在蒙童时代受过严格的私塾书院教育,出国之后,又系统正规地接受了现代“西学”的训练。故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五四以后的一代留学生担当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角色。
到30年代,中国留学教育已进入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随着国内新式教育的逐步发展,出国留学生的程度也有了明显提高。出国留学生多数能直接插入国外大学高年级或考入研究院学习,而且大多学有专攻,获得国外硕士、博士学位者颇不乏人。
但也大约从30年代开始,国人对留学教育开始提出批评和反省。一些人认为留学教育在推进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也酿成了某些缺失。当时一些人对留学教育的批评,主要集中于教育和学术的拿来主义,责备留学生学成归国后现炒现卖,而不能结合中国的国情,联系中国的实际,建立本土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和学术,认为中国教育和学术长期滞留于模仿阶段。不过,这些批评并没有影响留学教育的继续发展,归国留学生依然炙手可热,成为各方争相网罗的对象。
四、中国留学教育长达40年的低谷期
通观一百多年来中国的留学教育,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时期:1847-1900年为发轫和起步期,留学人数总计不过200余人。1901-1937年为中国留学教育的发展期,出国留学生总数大约有15万。1937-1977年是中国留学教育的低谷期。八年抗战、国共内战、东西方冷战和史无前例的文革都发生在这个时期。这个时期,中国的留学教育受到极大的冲击。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出国留学人数总计不过数万人。
抗战时期,留学教育因受战争的影响而一度濒于中断。战后虽一度复原,但未久又因东西方冷战,使新中国的留学教育遭受重大挫折。50年代,中国人留学区域局限于苏联,兼及东欧等少数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留学交流完全中断。留学专业重工轻文,主要学习冶金、采矿、地质、电气、建筑、水利、农业和交通等专业。另外,这个时期自费留学中断,留学生全部由国家统一派遣、管理和分配。留学生自己不能自由选择留学国家和留学专业。选派留学生时,更注重其政治出身和政治素质。其后文革十年,中国留学教育几乎完全中绝。归国留学生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也一落千丈。直至1978年邓小平同志对出国留学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指示,中国的留学教育才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