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浙大已有110年的历史,许许多多优秀的校友从这里毕业,胡均川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
|
196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工程系的胡均川被分配到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1979年,他响应加强军队院校建设的号召,毅然离开科研工作条件优越的中科院,来到潜艇学院,成为电工教研室的一名教员。从此,胡均川几十年来潜心于学习与研究水下作战难题,同时带领着一批批热血青年在水下战场书写着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忠诚。
搞科研,从未停歇
从地方到部队院校,从无线电工程到潜艇作战,胡均川接触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不间断的学习研究,成了他迅速完成转变的最有力的方法。
刚调到学院时,胡均川一家4口人睡一张床。他就在床头旁搭了块小木板当桌子,接了一个3瓦的小灯泡,每天坐在小木凳上学习到夜里12时。
“老胡在家就三件事:看书、睡觉和吃饭。”老伴这样描述他刻苦学习的情形,“有天中午他回家吃饭,我一看他额头上怎么突然冒出个大青包?问他,他才吞吞吐吐不好意思地说,自己撞到人家玻璃墙上了。他这人走路老琢磨学习和工作上的事,骑车摔进水沟好几次,我现在都不让他骑了!”
“获取新知识,研究新方向,解决新问题,这是我最大的乐趣。”胡均川这样说。20多年来,胡均川正是通过孜孜不倦地学习和思考,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水下作战的新成果。
对事业,他到了痴迷的地步。对他的执著,胡均川的同事们一个个都“颇感无奈”。原副院长段治臣说:“我爱人是401医院护士长,有一天她回来对我说,你们学院有个教员给家人陪床,一去就趴在病床上搞起了研究。当时我就想可能是老胡,一打听,果然是他。”
“作为一位老同志,胡教授仍然跟着潜艇出海试验、训练。他晕船时,呕吐很厉害,有一次胆汁都吐出来了,但他就是不肯休息,怎么劝都不行。”航海观通系政委岑新利也对胡均川的执著既是佩服,又是心痛。
同事对他佩服,学生对他就更是敬重。他的学生陆铭华说起胡均川,敬重之情溢于言表:“别看胡教授年龄大了,但他对新技术特别敏感,跟踪前沿特别紧,了解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动态比年轻人还快。有些具体的工作,导师完全可以不用亲自干,可他却坚持带着我一起做,一做就是两个多月。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就跟他商量说,咱们放一天假吧。他说行,今天你不用做课题了。我到街上转了半天,回来一看,他还坐在那里忙着。”
这些年来,胡均川就像一只上足了发条的挂钟一样,不停地行进着。“水下作战环境,对手比我们明白……卫星遥感探测,对手比我们看得清楚。我们的潜艇要出得去、联得上、打得赢、撤得回,作为一名军人,作为潜艇学院的一员,这些事我们不关心谁来关心,我们不研究谁来研究?”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20多年来,胡均川正是凭着强烈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感,带领他的团队,潜心于水下作战难题研究,相继开创了4个新的学科,确立了10个新的研究方向,完成了100多项科研课题,其中60余项荣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
育人才,甘做人梯
胡均川是一位多产的专家和教授。这种多产体现在他开创的新学科、新研究方向里,体现在他主持完成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中,更体现在他30年如一日诲人不倦、无怨无悔地让年轻人踩着自己的肩膀跃然起跳的“人梯精神”中。
“导师不仅传授给我学问,还有意识地在科研任务中历练我。我研究生毕业不久,导师就将一项投资近千万元的军队重点课题,交给了初出茅庐的我。”他的学生笪良龙觉得自己很幸运。如今,笪良龙已经成为卓有成效的教授。
“我跟胡教授说我有心做识别,他听了我的想法后说,‘做识别难度很大,来帮我。”国内目标识别技术领军人物程玉胜谈到自己“入道”时,感慨万分。
“当初,我读的是卫星遥感专业,毕业后曾一度为找不到研究方向发愁。这时胡教授主动找到了我,把他刚刚开创的新方向,就是卫星遥感在海战场上的应用研究,无私地交给了我。”卫星遥感中心主任陈标回忆说。
……
传道,授业,解惑。正是在胡均川的无私引领下,陆铭华、程玉胜、笪良龙、陈标等一大批中青年人才得以脱颖而出,成为水下作战教学、科研等领域的生力军。
每开创一个新的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他首先做的工作就是培养年轻人。一旦他觉得年轻人可以独自承担了,就放手让他们干,自己再去开拓新的领域。到了成果鉴定、报奖时,他总是把年轻人放在前面。
“让”出许多科研成果,也使许多荣誉和奖励与胡均川失之交臂。比如,他的学生笪良龙10年前就已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而他64岁时才拿到;胡均川身兼某国防重点专项军方副组长,在这个组里,除了他都是院士,有关部门发函时都称他“胡均川院士”——人们想当然地认为,领着一帮院士干活的人,那应该也是个院士。
按理说,胡均川创建了这么多学科,开拓了这么多领域,搞了这么多课题,如果都拽在自己手里,很可能会真的成为院士。为此,有人为他惋惜,有人替他鸣不平。可胡均川说:“一个学科的发展、领域的开拓,需要很多人甚至几代人努力。正因为年轻人能接上来,我才有更多精力去研究新课题。”
胡均川患有严重胰腺炎,多次发作,最严重一次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病危的消息震惊了潜艇学院。院长、政委亲自出面与医院协调,安排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物为他治疗,最终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可在医院里,他还把授课地点搬到了病床边,一边挂着吊瓶一边给兵种战术专业博士生王永洁授课。出院第六天,他又带着新课题去了北京。
去年底,胡均川被破格晋升为三级教授,成为“文职将军”。这是党和人民对他的褒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