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0后的人,惊讶于80后的叛逆、迷茫、寂寞与坚强。文字使不同的年代心心相印,心心相依 |
|
我是一个喜欢写文字的人。特别喜欢在音乐声之中,带着点点的忧伤,如同吐丝般编织美丽的文字。可是有时候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字,渐渐是苍白。是的,在命运下苍白,它泛着光芒,但是却是无力的。
很多的时候,我都想把自己的文字编织得强劲有力,或是充满幻觉。因为这样的话,自己的脆弱总不至于被别人轻易看破。
在写字的同时,我也是喜欢看别人的文字的。有时候,喜欢谈谈自己的看法。其实,不管文字是怎样的盛大,它所表达的更多是来自一个灵魂的低声倾诉或者呻吟。
现在的80后,他们都是在倾诉,他们在张扬放大着自己的伤害。
我们这一代是最没有信仰的一代。生命的成长之中没有宗教的信仰,所谓的马克思思想在异变的同时受到我们内心的嘲笑,渐渐走远。思想的生成是一个激进或者蜕变的过程。我们在压抑的同时,渴望着绝对的自由。我们的生命充满了要求和苛刻。灵魂剥离了肉体,飞扬而去。
一夜成长叫“叛逆”
似乎80后的成长是在一夜之间。孩子的内心被唤醒,对自由的追求渐渐明显,文字里面的欲望渐渐张扬。这个名字就叫“叛逆”。其实,这样的定义是好笑的。它就是一种本性压抑的存在,当它正确地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成为了这样的定义。所以,这一代人总是被要求的。所以,他们的内心有着这样强烈的倾诉欲望。
生命苍凉诚感伤
因为没有信仰,所以总是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或者存在理由。记录下来的东西,更多的是自己内心主观的偏见。现在80的文学作品已经无法写出纯正的文学作品。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纯正的文学作品是描写型的。真正的文学作品是真实地描写,而我们这代人的文字几乎全都弥漫着如同烟雾的病态的倾诉。它是感伤,更是无力;尽管它是充满了才华的,但是它也是无法定性的。
孩子们的文字就是这样的。尽管是这样,这样的文字其实它仍然是挺拔的。它这样的伤感迷离着同龄人。回环往复的文字,哀伤不绝的氛围,是一股80后走不出的圈子。
这样的哀伤来自80后的孤立。其实,写作在原来的中国是一个少数人的事情,但是随着80后的追击,写作已经成为了全民性的运动。这代人的颓废是长辈们所看不起的,所以80后的文字在他们的眼里是轻飘的,没有成气候的。
文字不过是出气桶
文字在这一代人的心中,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了一个出气桶的角色。这代人的文字总是频频出现“颓废、悲凉、感伤、命运、泪水、下贱”这样的抽象的意想。文字里面流露出的更多是与生活教劲,内心充满了强大的贪欲,但是却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其实这正是幼稚和脆弱的表现。所以,当要求或者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文字带着强大的倾诉欲望,变成了出气桶。
人性是复杂的,我想这代人要真正成长起来的话,只要改变这样的话语方式。
生命总是需要相信点什么。就像〈棋王〉里面的一句话。
文字已经变成了一种发泄的手段,它就跟自慰差不多。我们总是希望看见真实的生活,而不是这样充满了幻觉和遐想的文字。当情绪被剥离之后,全是空洞,全是无力的哭喊,全是无聊的作秀,就像是婴儿的小伎俩,被人一眼识破之后,顺便哄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