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敬一丹老师在两年内第二次来到浙江大学,名嘴的到来受到浙大学子的热烈欢迎。此次活动形式新颖,没有设定主题,也不是个人演讲,而是全程的现场互动,直接进入对话阶段。 |
|
原定要做两天评委的敬一丹没有完成任务,7日下午,浙江大学的学生组织把这位央视著名主持人拉到了学校的大报告厅,与学生进行交流。
由于没有提前准备,交流现场由学生首先提问,敬一丹回答。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敬一丹为到场的数百学生讲述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和现在央视新闻评论部的工作。
在电视屏幕上的敬一丹,被白岩松等主持人亲切的称为“敬大姐”。在浙江大学,敬一丹就成了台下学生的敬老师、敬阿姨。选拔辨手的时候,敬一丹会细心的提醒辨手注意自己的体态和穿着;坐在报告厅的前台,她仍然是一个温婉的前辈。
她为学生们讲述1976年,她如何幸运的成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来到北京广播学院上学;她也讲1978年,她即将毕业时,看着那些经过高考来到大学的人如何意气风发的开始真正的大学生活。
她记得她被选拔上大学时念的那条新闻稿;记得自己如何走进播音间,让自己的声音第一次从收音机里传出——那时她告诉所有的的亲友去听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下午播报的天气预报,可是自己却紧张得不知道当天的天气。
浙江大学的学生们为敬一丹的讲述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个学校的学生特别喜欢敬一丹,在她走进报告厅的时候,他们为她起立鼓掌。
昨天早上敬一丹还没到比赛现场,就有校园网站的学生找到活动的摄制组要求采访敬一丹。后来学校出面,与摄制组协调,借出敬一丹半天时间,安排了这样一场“交流式的讲座”。
这次交流是凭票进场,在浙江大学的网站“求是潮”上,有提醒学生领票的通知,那上面写着“共300张”。但是到达现场的学生据目测不止300人。
敬一丹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这么受青年学生欢迎,“我也很纳闷,”当记者问到时,她说。当然她是很愿意同这些年轻人交流,不然的话,“我总担心将来和年轻观众沟通起来会有代沟。”
敬一丹对浙江大学学生的第一印象是做评委时拿到的一张张报名表,“你们学校学生的硬笔书法都相当漂亮”,她说。
她对那些07级预科的同学印象尤为深刻,那些学生都浙江大学提前半年从全国各个重点中学提前招收进校的,共400人。“他们的未来,”敬一丹表示她的推测,“怎么想都不过分。”
此行是前来做辨手选拔的评委,但是敬一丹并不是特别喜欢辩论。有学生提到“这种辩论在日常生活中是基本用不到的,比如您主持节目的时候就不行”。敬一丹回应说,“我也这么认为。”
辩论是一种非黑极白的极端表现,敬一丹解释说,有的选手为了比赛背诵了大量的格言、名言,在比赛的时候各说各话,甚至都不会好好说话。
不过,做了一天半评委,她还是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训练,至少可以帮助你锻炼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当众说话的能力。”敬一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