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1月底,一支由浙大爱心社5名成员组成的浙大NSEP项目(NSEP:needy students education project, 浙江大学经济困难生教育实践项目)小分队前往江西泰和县就浙大西迁历史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小学,搜集了贫困小学生的资料。
在不久前的3月24-25日,项目成员又将从江西泰和收集来的贫困小学生名单公布,发动全校的同学进行结对子活动。他们走访了当年浙大西迁之路,感受浙大求是精神,也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为当地的贫困小学生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西迁遗迹,感受战火中的求是精神
“CTF爱心结对子活动是浙江大学爱心社一个精品活动,主要通过大学生与贫困小学生进行一对一的结对活动,除了资助,同时还可以与小学生进行书信等方式的交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之前我们的活动主要是在省内的小学进行,很多同学强烈要求将资助范围扩展到省外。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们联系了社团的几个成员,决定做一个NSEP项目,到外省去调查几个贫困小学的资料。”谈起活动的初衷,项目有关负责人这样表示,“今年是浙江大学建校110周年,我们可以选一个浙大当年西迁经过的地方,重温一下浙大当年西迁的历程,感受一下当年西迁的艰辛,最后我们决定去江西的吉安、泰和调研。”
江西吉安,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镇,爱国英雄文天祥、宋代书法大家欧阳修都诞生于此地,而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井冈山也在此。七七事变后,浙大被迫西迁。在建德失守后,浙大师生辗转迁移来到了江西吉安、泰和地区,在这里办学达一年左右。
出发前,小分队的同学们搜集了关于浙大西迁吉安、泰和地区时的资料,通过网络和浙大的一些出版物找到了当年浙大在吉安、泰和的很多史料和近两年部分师生重走吉安、泰和留下的关于遗址现状的资料,并寻找到多位校友,对走访工作给予了很大帮助。
浙大当年在吉安时驻在吉安中学和师范学校。小分队遗憾地表示,他们在走访中,发现由于浙大西迁的时间已经很久,在此逗留的时间又不长,所以在校园里很难找到当年浙大西迁的遗迹,惟一能看到的只有文天祥当年读书的白鹭洲书院,当年这里曾是浙大的校务办公室。
在江西泰和,小分队参观了泰和历史博物馆,并奔赴当年浙大办校所在的泰和六中。在泰和六中副校长的引导下,他们参观了当年竺校长和师生一起栽种的翠柏,目前泰和六中校内有三棵存活,当年的孱弱的小树苗而今早已是郁郁葱葱,长成参天大树。当年作为浙大礼堂的萧氏祠堂,尽管这座百年祠堂在历史的消磨下已经老态龙钟,却依然作为这个中学的礼堂在使用。当年的浙大校务办公室所在的另一个萧氏祠堂已经破败不堪,残垣断壁之间依稀能感受浙大当年办校的艰苦卓绝。
小分队还寻访到了当年曾在澄江学校(为使当年浙大教职工子女和当地农村孩子能获得较好的教育而创办)工作的刘国璋老人。老人今年八旬多,由于去年不慎摔倒,现在有些行动不便。老人兴致勃勃地讲述了当年浙大师生为当地办的很多好事:修筑了浙大防洪堤,改造了九曲河;创办了澄江学校;开办了沙村示范垦殖场,安置了百余名难民。而且据老人讲,当年浙大在泰和很注意环保,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师生们不仅栽种了大量树苗,而且在整个办学期间都很关注环保。在硝烟战火的年代,浙大就已经有了很强的环保意识,这是多么的高瞻远瞩。
拜别老人之后同学们沿村而行,看到了当年的浙大防洪堤。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那条调皮时常泛滥的水系已经消失匿迹,而浙大防洪堤也已经找不到当年的风貌。竺校长的夫人张侠魂女士和他次子竺衡的坟墓在文革期间已不幸被捣毁,湮没于田地之间,尽管浙大江西校友会对能找到张侠魂女士墓碑的人奖赏数万元,但至今依然毫无音信。如今看到的竺校长妻子的陵园是在根据当地农民印象找到的的原址上建起来的。
“可以说,而今的浙大它如此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必然融合了吉安、泰和千年古城的文化、风土和人情。对于吉安、泰和,我们满怀感恩和敬畏的心情去寻访当年浙大留下的点点滴滴。而对于浙大这段筚路蓝缕的旅程,大家更应该保护好它留下的痕迹,挖掘留在这里的那段历史,发扬并发展那段故事的精神。”
然而,小分队在泰和六中看到的当年的校务办公室却如夕阳残照般凄凉破败,由于没有很好的管理措施,那里房前屋后的水榭已经“绿波荡漾”,水面漂浮着各色垃圾。尽管现场有工人在维修清理,但据他们所说,这里的维修清理工作已开展至少有一年了,整修工作进行缓滞,在整修中对旧迹的保护、科学的设计整修、对周围水体的保护……这一切工作似乎都远远没有做到位。
小分队在回校后的总结书中,便建议学校能够加强加快对浙大遗留异乡的历史遗迹抢救的步伐,尽量避免浙大历史遗迹遭受进一步的破坏。对浙大历史遗迹的保护,是我们当代浙大人的光荣使命和任重道远的责任,亦是整个浙大现在和将来的宝贵历史财富。
调研小学,帮助故地贫困小学生上好学
在1月30号,小分队来到泰和县教育局,当时局长傅红接待了他们。当问及这里的学生是否还存在经济上的困难时,回答是肯定的。泰和地处江西南部,经济本不发达,教育质量和学生状况确实存在令人担忧的一面。在傅局长推荐下,小分队来到了全县著名的困难乡镇螺溪镇。
汽车在一条破烂的街道停下,几经周折同学们才打听到了螺溪中心小学的位置。螺溪中心小学情况比同学们料想的还要艰苦一些。
螺溪中心小学现在有教学班17个,学生900多人,教师43人。学生中有200多人是住宿的,学校教学楼建于1958年。教学模式和手段还停留在七、八十年代的水平,教师的观念也没有多大的改观。学校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差,贫穷、困难的很多,但教学成绩仍然居全县前列。
国家虽然在推行两免一补政策,但在下面推行的时候是逐步的,对于学生来说,“一免一补”只针对少数特困生或者残疾学生,“一补”针对一般困难学生,而且只有50元左右,对于一般学生,有国家拨款补助十几元,而市里的财政则不出钱补助学生。学生父母一般在外打工,很少一部分在镇上作些小买卖,无一技之长的只好在家务农,收入微薄。还有一部分家庭是贵州移民过来的,是最困难的群体。有的家庭同时供养几个孩子念书,这些学费真的算是天文数字了。
有队员表示:“在小学调研的时候,当看到那些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觉得很震惊,很多以为只有在电视上才看到的情景,这次亲眼看到了,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好几个成员都流下了眼泪。在那里我们争取搜集更多的资料,以便能帮助更多的人。”
家访中,同学们遇到一位叫陈艳芳的可爱小姑娘。她家里有三个孩子,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只有母亲一人在家照顾他们。他们住的地方是暂时租来的,就是为了让她离学校近一些,不耽误学习。“问起小女孩以后想上什么学校,她肯定地说,到时一定上北大。在场的人都笑了,是啊,这里的人尽管有些困难,可在学习上的干劲丝毫不比别人差。”
小分队还走访了泰和特殊教育学校,它是一所专门教育聋哑学生、智障学生的一所公益性学校。学校的学生全部来自泰和县各乡镇,大部分学生家境贫寒。小分队成员参观学校时被楼梯墙壁两旁的画作、剪纸等吸引了目光。那些画栩栩如生,有着孩子的天真与热情。老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学校学生们自己创作的。美术和体艺教学是该校多年以来的办学特色。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培养他们的特长,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美术、艺术节等比赛活动,获得许多奖项。老师还介绍说,这里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的学生年龄培养他们自强不息。例如:三年级的是“相信自己”;七年级的是“走自己的路”……
结对助学,尽学子绵薄之力
小分队归来后,此项调研活动进入了后期筹备阶段。3月24、25日,爱心社在紫金港校区文化广场举行“大手牵小手”——大学生与贫困小学生结对活动,活动得到了许多同学的支持,大家纷纷解囊。经过两天的募捐活动,共筹集到一万四千多元资助款,共有一百多位贫困地区的小学生成功与浙大学子结对。
小分队的成员表示,因为他们到江西泰和调研是初次来访,还没有条件到达更偏僻的地区,这个NSEP项目完成后,后期需要到达更贫穷地方的调研工作将移交给爱心社去做,以保证将这个结对工作成为一个长期的浙大学生与江西西迁故地的联系与资助的平台。他们还表示,由于泰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艺术作品价值很高,小分队计划在今年五月份再组织一场“泰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作品”义卖活动。作品义卖所得全部归该校学生自己所有,这样一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又可以为他们在经济上尽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