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西溪校区9舍这样一个和谐的集体,以其服务育人的事迹感动着这一代求是人 |
|
9舍一直以良好的秩序、整洁的环境以及丰富的文化建设享誉西溪校区。在校区去年的宿舍楼评比中,9舍被授予了综合奖。在这个团结、和谐的集体里,楼长、值班员、清卫员,共同用爱心和真情,感染、影响着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家的氛围,同时也赢得了这里的学生的爱戴。
楼长汤美珍:一个善于与学生交流、民主的“家长”
汤美珍是西溪校区9、10舍楼的楼长。这两幢楼,尤其是9舍,无论是在卫生、安全,还是在文化建设上,都表现得非常突出。汤楼长的体会是:“我做的工作就是了解现在年轻人的思想,为他们服务,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更好地与她们沟通。”
身为一楼之长,汤美珍从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古板的“家长”,相反,她在学生的眼中是一位思想开明、慈祥、有共同话题的“知心朋友”。从流行的“超女”到大学生恋爱,从课业学习到毕业求职,汤楼长的思想总是能紧跟时代的潮流和大学生的思想,使许多学生都乐于找她聊天,有心里话也愿意和她交流,而她呢,也愿意利用各种机会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感悟与学生分享。这种相互的信任和交流,不仅使她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和心理状态,便于有针对性地工作和引导,而且学生也总是能从她那里学到许多东西。
去年夏天,03级有部分本科学生从紫金港搬到西溪,感觉9舍的住宿条件(改造宿舍)不如紫金港的新公寓好,很不顺心,有的甚至提出了要搬到校外住宿的想法。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汤美珍召集每个寝室的寝室长开了一次座谈会,对西溪和9舍的住宿情况做了介绍,“西溪也有好处,邻近市区,许多招聘会都是在这里举行的,并且逛街也方便。”她还说:“虽然这里的硬件条件比不上紫金港,但我们在‘软件’上一定会尽力让大家满意,我们的值班员阿姨、清洁员阿姨都是很优秀的,不久你们就会更切实地感受到她们的热情与关心。”
在她的悉心开导下,学生大多想通了,安心地住下。“现在已经没有学生提出要搬寝室了,我有时候去寝室看同学,还跟她们开玩笑说‘现在还要搬吗’,她们都说‘不搬了,楼长还是你说的对,事情总是有好的也有坏的一面,还是住在这里好。’”
对学生,汤美珍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进行民主式的引导。9幢住的是女生,一般比较敏感,加上性格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一些摩擦与矛盾在所难免。虽然很多矛盾看起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楼长并没有忽视这些小问题。在协调、处理这些矛盾时,不是凭着主观臆想,做个糊涂的“判官”,也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做个“公平”的“老好人”,而是深入学生寝室,全面细致了解原委,采用开诚布公,大家评判的民主教育方式。
有个寝室,四个学生中一人因为一件小事引起了室友的不满,另三位学生联合起来去找汤楼长,一定要把这个学生赶出去。
汤楼长没有急着做出武断的决定,而是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一边劝慰站在“统一战线”的三位学生,告诉她们,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强行要求把室友驱除出寝室,这既是规章制度不允许的,也是很伤害人的,况且大家走到一起很不容易,是缘份,希望能够珍惜一些。一边又找到那位女生,从另一个方面了解情况,同时教她与人相处的方式,使那位女生惭愧不已。
随后,汤楼长又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女孩子喜欢把事情闷在心里,时间长了,形成的矛盾不容易解开,只有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把事情说开了,才能互相谅解,打开心结。于是,她又把四个人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开诚布公的座谈会,让大家敞开心扉,把心里话说出来。在她的循循善诱和耐心劝导下,“现在,她们四个还是住在一起,这几个小冤家感情反而变好了。”
“现在,教育学生不能用说教的方式,那样只会招致她们的更大反感,反而会适得其反,激化矛盾。事实上这些学生都有很高的素质,有些时候只是一时想不通而已。因而在做思想工作的时候,只要有理有节的同她们好好去说,她们还是很懂事的,乐于接受建议的。”
值班员张素球、尹玉梅:两个用母爱关怀、照顾着学生的“妈妈”
“小戴,今天要下雨,出门记得带伞啊!”“芳芳,感冒好点了吗,还有没有发烧啊?”“李玲,‘五一’回家过得怎么样啊?”“天下雨了,大家赶快收衣服!”……
一进9舍,总能听到两位值班员张素球、尹玉梅亲切问候的声音。几年来,这两位值班员一直默默地、慈母般地照顾着这里的每一个学生。
“这些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有的家在很远的地方。她们住在这里,我们就是她们的亲人,我们都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小孩。听到她们一声声地叫我们阿姨,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天气变了,她们总忘不了叮咛一下学生;晒在外面的棉被、衣服有人忘了收,她们就及时帮忙收进来;有学生忘了打热水,就把自己的热水给学生用,宁可自己用冷水;知道有学生病了,必定亲自上寝室关心一下。一句问候,一件小事,一份牵挂,让这里的学生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和被关爱的幸福。
102室的颜叶帆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九舍的阿姨,她们是我的恩人,更是我的亲人。”颜叶帆体质较弱,有一次在浴室洗澡晕倒了,后脑勺和牙齿都被撞出了血,当时大家都吓坏了。张素球听说后,立即跑到浴室。见到她的颜叶帆如见到亲人般,感激地抱着她痛哭了起来。张素球一边安慰她,一边连忙联系医院。到了医院后,又二话没说地掏出了自己口袋里所有的钱,替颜叶帆垫付了医药费。回到宿舍后,张素球又和尹玉梅凑钱帮颜叶帆付清了剩余的医药费用。这种无私而博大的爱,感动了颜叶帆及其家人,也感动了9舍其她学生。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感的教育往往更能打动人,说服人,更能让人深受感染和启迪。两位值班员一致认为,只有关系融洽了,感情深厚了,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更好为学生服务。
宿舍的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两位值班员不仅管理认真负责,基本熟悉、了解楼内每个住宿学生的情况,而且服务上热情主动,并以亲和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动之以情,教育和感染学生。现在9舍的学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了,知道了随手关门,知道使用违章电器的危害性,她们笑称这是在两位阿姨的“啰嗦教育”下培养的好习惯。
清卫员蔡建梅:一个用行动感化、影响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人
蔡建梅十分热爱自己的清卫工作,她工作勤奋、细心,虽然每天辛辛苦苦,但却从无怨言。为了防止学生因地湿而滑倒,细心的蔡建梅每天都是提早起床打扫宿舍卫生,将上班时间从原先的早上六点多提早到五点前。蔡建梅说:“这样一来,等到同学们起床时,地面就干了,既可避免同学滑倒,又不影响洗漱。”如此为学生着想,难怪学生赞不绝口:“这么好的阿姨,我们怎么忍心随便践踏她辛勤劳动的成果呢?”。
蔡建梅不善言谈,但却在工作中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去引导、感化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的学生为图一时方便经常将水倒在寝室的门口,蔡建梅看到后,不是去指责学生,而是及时找拖把来拖干净,次数多了,见到她如此辛苦,学生们深感惭愧和歉意,都保证这种事再也不会发生了。还有的学生,虽然自己寝室的卫生搞得很好,但在公共场所却不注意自己的行为,经常乱扔垃圾。蔡建梅不怕脏和累,常常在楼内巡视,及时将垃圾处理掉,“每次看到阿姨捡垃圾的背影,心里总是后悔不已。”学生如是说。
在蔡建梅的努力下,9幢的卫生情况越来越好。“现在大家的卫生习惯好了,公共卫生意识强了,我的工作轻松多了。卫生好了,学生也住得舒坦开心。”
因为有爱,所以有家。9舍,因为了有这些“家长”爱心的真情付出,才使这里的学生备感到家庭的温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她们默默无闻的工作中,已将服务育人的理念和价值蕴含其间,也赢得了这里的学生发自内心的爱戴和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