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的哲学启蒙老师,沉默的脸容,鲁迅式的头发和胡子。宁静的课堂,他站在讲台上,徐徐讲读哲学手稿。学生,一张张期盼的脸,一双双懵懂的眼睛。西北的初秋寒意料峭,我坐在窗边,阳光洒满半个教室,而另一半则静静地流淌着秋日幽凉。他的身影时而站在一片明亮的光芒中,时而又融入另一片柠檬色的清凉。第一堂的哲学课,明暗交织的教室里,年轻的心灵在渴望中翕合;初生的蝴蝶不知如何起落,除非有第一阵风,吹动它的翅膀。这一阵风来自长白山下的童年记忆。
我仿佛看见儿时的他,在长白山的密密森林里穿梭,四顾逡巡。林中歧路分布,像古老大树的根脉四面八方伸展,这些路,有的中途断绝,有的迷不知所踪,有的伴着香花野蕈,有的荆蓁当道。他倚靠着苍翠入云的树木,开始关于生命的初次沉思。这些变幻莫测的林中路,让少年的心智经历了仙境般的迷醉。
森林中枝叶疏朗的一处空地,有一窟神奇的井水。盛夏时节清冷如冰泉,而在雪飘森林的严冬,井口却蒸腾起白茫茫的水雾。少年百思不得其解,缘何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的时节,枝柯掩映的井水却能如此温润?这一眼沉寂的水井,如同塞壬的歌声,一次次吸引着少年的步履。少年喜欢沿着不同的路走向水井,他时时做着这样的尝试。而森林中的路,老树根一样分叉离散又总归一处,无论沿着平坦的熟路,还是另择一条依稀的小径,最后,那些路总能把他带到井水旁边。
老师说,他觉得自己始终是那个少年,倾心于哲学的神秘领地,渴望着更多的神奇。哲学,对他来讲就是森林中小径分叉的路,就是一窟既可以清凉,又可以温润的井水。 80年代初,他从德国学成归来。上海的一家德资企业看重他一口流利的德语,以年薪三十万聘请他加入。三十万,在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数字,而他一笑置之。抛却上海旖旎红尘,转身回到西北荒凉地,一如既往地走着寂寞的哲学道路。
“宠辱不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花开花落”,老师写在黑板上的这几个字也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心里。我领悟到,对于心有归属的人来说,白云苍狗,世道变化都不能转移他的心志。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他来说,心向往之的一条路意味着生命中全部分叉离合的意义。长白山森林中的道路,每一条都是亲切可行的,它们看似分离,实则遥相呼应,它应合着追寻者心中的目标,那自然生命所归依的一方井中水。
森林中的路有很多条,也许我们只能踏上其中一条,人生的彷徨多为此来,于是,有人感叹生命中必然存在的遗憾,人生仿佛是一场注定要被辜负的旅途。殊不知,只要有了心灵守护的神奇方向,我们脚下的路无论如何分叉绵缈,都会引导我们来到疏明的林中空地,找寻到那一汪盈盈井水。追寻者的路如同受了神佑,小径分叉,足下生路,纵然寂寂前行,也有满心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