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刘备和曹操两大阴谋主之间,曾经上演一段脍炙人口的“青梅煮酒”的故事。这是这两大阴谋主唯一的一次直接过招,这次过招中,曹操以龙为喻,大论天下英雄,在他眼里,天下一时豪杰,或是冢中枯骨,或是好谋无断,或是虚名无实,或是守户之犬,就连面对面这个被他称为唯一对手的刘备,也不过是“迅雷风烈必变”之辈。而面对天下第一奸霸之主的曹操的挟风雷之势的惊天一论,刘备竟然轻描淡写的虚招一出,不着痕迹地将曹操的雷霆一击化为乌有。 由此而见,若论天下英雄,曹操雄霸三国、傲视古今无人可比。但要说论阴谋主,阴气十足的刘备却要站在曹操之上,列于三国阴谋主的之首。中国人向来有以擅长阴柔见长的绵绵之功的爱好,刘备便是奉行这一原则,使得扫荡群雄、纵横捭阖的曹操只要一遇到死皮赖脸的刘备,便无可奈何,垂头丧气。所以老白唬也只能以白唬刘备作为开篇,以突出“阴谋”二字。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乎?依老白唬看来,未必。至少装了一辈子仁义之君的刘备,临死之言非为善类。 先主(刘备)泣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老白唬读到此处,如芒刺背。不知诸葛亮是不是心寒之至,但以孔明之智,恐怕早已心知肚明,否则怎会“汗流遍体,手足失措”? (刘备)又嘱赵云曰:“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云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表面看来推心置腹,实际上心疑诸葛亮久矣,真是防诸葛亮甚于防川。论赵云之胆识,在老白唬看来恐怕十倍于关羽,实是三国武将中第一人。虽然长期以来未受重用,但一直充当刘备贴身护卫,对刘氏父子忠心耿耿,曾两次营救少主阿斗。按说,刘备临终嘱咐赵云并不为之过,但如果同托孤于孔明一起来看的话,“早晚看觑吾子”其中深意便非同寻常。 其实,同时托孤的还有李严。李严是刘备在攻取绵竹时收降的一员大将,刘备“待之甚厚”。刘备任命李严为“尚书令兼都护将军、统内外军事并镇守永安”。 老白唬由此推之,刘备令赵云守护阿斗,在用李严分军政大权,都是针对诸葛亮的。可见其心机叵测,老谋深算,奸滑至极,不愧为一代阴谋主,制衡术为阴谋学中最基本的阴谋术,刘备自然善于运用。 刘备与孔明,向来有鱼水之比。但在老白唬看来,诸葛亮自然是“水”,而刘备却并非诸葛孔明“池中之鱼”。在刘备临死之言中,诸位如何能看出鱼水之情? 三国之主对于用人,可谓各得其妙。刘备独运用奸气,以谋人之术称道;曹操独运霸气,以御人之术为专;孙权善用痞气,以和人之术见长。 刘备善于谋人,是众所周知的。所谓“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并非虚言。诸葛亮出山,到赤壁之战这段时间,并无任何官职,可见刘备虽说如鱼得水,但也并非像人们所想的那样,诸葛亮此时连一闲职都没有。直到孔明一叶扁舟,连吴抗曹,火烧赤壁后,才封了诸葛亮“军师中郎将”的官职。 刘备在攻取成都之时,将当时仅为“军师中郎将”的诸葛亮提升为“军师将军”并总理“左将军府”的军政事务,“左将军府”是刘备自己的官府,也就是说,此时诸葛亮完全可以代刘备行使军政权利。可是不久以后,刘备自称汉中王,却没有再给诸葛亮升职,反而将“左将军”的官职封给了马超。而卖主求荣的法正和在成都之战中率先投降的许靖分别封为“尚书令”和“太傅”之职,控制了行政大权,而诸葛亮只剩下“军师将军”的虚衔。可见刘备时代,诸葛亮始终受到刘备制衡之术的牵制,以至于不能整体贯彻连吴抗曹的大政方针,埋下失荆州的伏笔。由此可见,刘备绝不是简单得像人们认为的那样仁厚之君,而是一个真正的阴谋之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