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一篇来稿中比较少见的议论文,开门见山提出基础论点,再旁征博引名家名言提出问题,举例说明如何解决问题,最后深化自己的观点,作者拥有丰富的知识涉及文学、哲学等,而且思维清晰蕴含辨证理性,使得整篇文章论据充足,论点鲜明,结构严谨,内容紧凑,实属一气呵成之佳作。 |
|
曾买过一本名为“心是孤独的猎手”的书。当时选择它仅仅出于对书名的喜爱。对于这个书名,我想对它实则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心是追捕孤独的猎手,孤独是作为猎手的猎物的。然而很少会有人刻意追求孤独,并且孤独这种状态也是由心由镜而生的,是追逐不到的。而我对书名的理解更倾向于第二种,认为孤独本身就是用来形容心的状态的。每个生于世上的人在他的精神世界里都注定是孤独的,他的人生旅途上孑然一人,没有谁能够代替得了他。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只能容下自我的特定存在。别人成不了“他”,如果别人成了“他”,那么“别人”就是“他”了。而“他”本身作为唯一的存在实则没有改变,也无法改变。因而,人生途中注定一人。
史铁生说过:“皈依并不在某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如果生命是一次旅程,那么人仅仅存在于路上,于途中。人生的旅程实则是一条追寻真我,找寻心灵的茫茫路程,并且每个人都被安排在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上。心是孤独的。因为谁也没法得知心灵的藏身之处到底在哪里,谁也没有亲眼看到过心的真正面目。旅途也必然是孤独的,人人都有各自的道路,谁也没法陪伴你踏上人生的朝圣路。
事实上,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是否认清了这种孤独。有人逃避面对这个问题,只是一味醉心于对世俗繁华的追求并以此来麻痹自己。然而这种努力终得徒劳无获甚至是弄巧成拙的。因为人是逃避不了孤独的命运的。正如书名描述那样,世人就是这样的猎手。而他们的猎物是什么呢?“名、利、权”,我想主要也不外乎这些了。然而悲哀的是猎手们穷尽心力,或成功或失败,最终捕获的依旧是孤独,是心灵的不满足。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呢?难道在孤独的旅途中悄然死去?生命决不该这样。正因为人人都是孤独的,故我们更需要去关怀,去理解,去真心地“爱”。此“爱”决不仅指爱情,而是指一种对人乃至对世间万物的感情状态。对于生命该始终抱着绝对虔诚的态度鼎立膜拜。孤独的种群间的个体都要用自己的孤独去陪伴非自我的孤独。《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正是将这这种感情付诸行动的典型人物,他非但“情情”还能做到“情非情”。他对世界的作用是出于真性情。因而我觉得高鹗续写《红楼梦》时将宝玉安排了出家的结局是极不恰当的。宝玉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他积极入世(不指从政),全身心地投入最本源,最自然的生活,而决不是逃避。
弗兰克认为面对苦难,除了陷入其中和漠然忽略外还有另外的出路,这就是肯定苦难本身在人生中的意义。他指出,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而孤独也是人生途中的一种人人都遭遇到的苦难,我们也应该选择承受。我想宝玉既然通灵,它就不会甘于做一块普通的石头,它不能成为补天的工具,却可亲自体验生命的真谛,这反而是一种进化,一种升华。而贾宝玉作为它的化身正是这样去做的。因此我更愿意相信周汝昌等红学前辈提出的宝玉最终是和湘云一同沦为乞丐的结局,而他俩的结合也正是源于对彼此孤独的共鸣和守候。
再回到“心是孤独的猎手”来说,我觉得更该把心作为孤独旅途中的守候者。猎手的一切行动都是具有主动性和目的性的。而作为积极地面对孤独的方式——爱来说,是不应该去追求的。它该是两个灵魂(包括人与人及人与物之间)在某个偶然时刻相遇后的必然结合,就如两个齿轮紧紧咬在一起一般。相爱的人或物本该是两者精神上的相互尊重,相互契合,相互守护。能否相爱也是由双方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所决定的。强求徒劳,能做的只是守候着自我等待着。
正如前面所说,爱源于对自我孤独的认知及对他人孤独的怜悯和容纳。那么对于旅途的孤独,心该一直守护着,不仅对自己的也对他人的。此外,我们还该等候着另一种孤独—一那种能与自我孤独产生共鸣的孤独,那种在黑暗的途中仍能与自我孤独相互抚慰,并肩前行的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