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抗日战争期间,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广西宜山县办学事略——
1938年9月25日下午6时左右,一辆残破不堪的吉普车,开进当时的广西省宜山县县城,停在宜山县乐群社(旧址在今宜州市商业局)门口,当时的乐群社,即相当现今县府招待所,这陌生车子的到来,引起群众的围观。这时,从吉普车上下来一个风尘仆仆的比较瘦小的中年男子,他就是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因为“七·七”事变后,抗战全面爆发,日本鬼子节节迫进浙江,浙大在校长竺可桢的建议下,为了在战火中能坚持办学,为抗日救亡提供人才,决定将学校搬迁到内地继续承办。9月,浙大一年级就迁到浙江西北的天目山开学,11月,二三年级迁到浙江建德县办学,12月,浙江省府杭州沦陷,浙大被迫再度搬迁,于1938年2月,搬到江西省中南部的吉安、泰和全面复课。可是日本鬼子还是节节迫进,江西也不是安全之地,浙大被迫第三次搬迁,竺可桢决定,将浙大搬到广西北部的山青水秀的宜山县来办学。 在搬迁到宜山的前10天,也就是9月15日,竺可桢在江西泰和,遭遇了家庭不幸,他的夫人张侠魂,在搬校当中,因拖儿带女,跟随丈夫辗转山区,跋山涉水,颠沛流离,心力交瘁而撒手人寰,更为不幸的是竺可桢的14岁次子竺衡,也因禁不住当时流行病的肆虐,加上在迁校途中,缺医少药,也跟随着妈妈相继去世,竺可桢是怀着国仇家难,挥泪掩埋了恩爱的妻子和爱儿,率领在战火纷飞中的浙大一千多名学子,继续西迁到广西的。
浙江大学于宜山县办学,在竺可桢看来,是十分有利。因为宜山县是桂西北一古城,民风纯扑,素来民族和睦,当时的宜山县,号称“广西八大县市之一”,经济比较发达,物价平廉,而且交通便利,西可通贵阳,南右通南宁,以至于越南,东与柳州相通,北可达桂林。而且当地乡亲非常好学,于是,就得到当时地方政府的支持。可是,宜山也有浙大师生的不利一面,主要是宜山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浙大师生,初到宜山,多有水土不服之症状。特别是疟疾,当时此疫是无特药可治,浙大师生一千多人,患此疾者,人数多达三分之一,因为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师生都觉得这是“瘴疠之乡”,竺可桢曾在日记上感慨甚深地说:“故余谓广西之疾疫比日本炸弹为可怕也。”(录自竺可桢日记1939年6月7日)
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与战争环境下,竺可桢在宜山办学,虽然其间只有一年零四个月,大约是三个学期,但是办得有声有色,给宜山留下极其保宝的文化影响。为了保持和发展了浙大的传统特色。浙江大学在宜山办校的时候,竺可桢组织浙大一千多名师生,并尽可能利用学校的智力优势,成为当地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力军。学校组织学生宣传队、伤兵慰问团、战地服务队、成人扫盲班等,深入山村农舍,宣传抗日,组织民众抗日大游行,师生还自组剧团,排练剧目,演出《再上前线》、《自由魂》、《黎明》、《破坏大队》等宣传救亡的话剧演出,鼓励群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还组织了规模宏大暑期讲习所、其中分为读书、游艺、社会服务三部分,由校长竺可桢亲自批阅庆远、怀远两乡成人教育班的学员作业,并组织师生到小龙乡(即今宜州市流河乡),帮助农民收稻子,宣传抗日必胜的道理,增强民众抗日的信心。此外,还与当时的广西教育厅达成协议,由浙江大学开办广西中学教师辅导班,浙大师院就近招收广西师范生等,提高增强广西师资质素,提高广西教学质量。浙大在宜山县还有个办实验学校的计划。并已在小学已招收第一批学生150人到实验学校学习,还想办中学实验学校,只是由于当时战争局势发展,时局震荡,大部份计划都未能实现。但是竺可桢的这些举措,现在老一辇的宜山人,茶余饭后谈论起来,都怀着敬佩心情,记忆犹新。 在竺可桢校长的带领下,浙大师生对宜山的气候、地理、风物、风俗、经济、疾病等情况都作过不同程度的社会调查。并写出学术价值非常高的学术论文。如《宜山蛇类记》(作者张孟闻)《肿颈症造成之原因及其防疫之方法》(作者周厚复)等学术论文,直到现在,这些学术著作,对于指导宜山的经济建设,还是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
浙江大学农学院蚕桑系还在宜山举办了养蚕缫丝技术的展览会,作了现场表演,组织妇女参观,将江浙一带先进的蚕丝生产技术传授到广西。
一九三九年二月,竺可桢在爱妻张侠魂去世半年之际,为了继承爱妻张侠魂女士资助贫苦学生能继续上学的遗志,将自己半生积蓄的1000元光洋,以其爱妻的名字,设“侠魂奖学金”,以此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奖励家境贫寒而学业优良的女学生,这批获得资助的女学生,后来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骨干。
竺可桢在宜山,租住西一街32号(即现在的城中路原新华书店址)民房居住。那时,竺可桢大儿子竺津已在军校读书,女儿竺梅在重庆南渝中学读书,两个较小的儿子竺安和竺宁,则分别在宜山上小学五年级和三年级,竺家的琐事,则靠跟竺家一起逃难来宜山的一个保姆料理,竺可桢在公务之余,可以搜寻和研读了许多有关宜山的地方志,利用假日,带领学生和孩子,游览宜山附近的名胜古迹,探访历代古迹,观察民风民俗,写了不少的文章,也给宜山的文化留下一笔可贵的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