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25日,一场名为《一个数学家的心路历程》的演讲会在紫金港学生剧场举行,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和浙大师生共享其成功经验。 |
|
继《蓝眼睛,黑眼睛》后,紫金港学生剧场迎来了它的又一位尊贵的客人——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
作为一名数学家,尤其还是常住国外的数学家,丘教授却对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更有着极深的造诣。就让我暂且班门弄斧一下,引用丘教授在演讲中提到的几句诗词作为该篇文章的几个小标题,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数学家的心路历程》。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晋·陶渊明 出生在动乱年代,父亲虽为大学教授,但丘成桐教授的童年生活过得并不富裕,家中八个兄弟姐妹粮食经常不够。父亲那份微薄的薪水,几乎是家庭所有的经济来源,所以14岁那年父亲的去世,丘成桐教授说,那可以算是他这一生最大的打击。丘教授面临着辍学的危险,幸得父亲故交好友相助,才免于此难。此后,更是很早就开始打工赚钱,贴补家计。
如今的丘成桐教授名有了,相信利也有了,可是却仍然孜孜不倦地做学问,他说,拿奖,并不是他研究数学的原因,如果仅仅只是为拿个奖,那在他33岁拿了维勃伦奖后,就不会再继续研究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古人的经验,陶渊明的古文和诗有他的独特的气质,做科学的学者也需要这种气质。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 在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中,丘成桐教授多次提到“气质”一词。从小生活在沙田的大自然的怀抱中,培养丘成桐教授的一种自然界的气质。而从小在父亲督促下去读古典诗词小说,并背诵其中的诗词,深深地影响了丘成桐教授做学问的修养和气质。“路是人行出来的,自己的路更要自己去找。”一句话给丘成桐教授带来了极其深远的意义。
丘成桐教授还说,师友和读书的环境足以改变人的情怀雅致。丘教授家中常会有父亲学生来访,常与父亲讨论希腊哲学等深刻的思想。其中对真跟美的追求,成了丘成桐教授一生做学问的座右铭,因为这同样也是科学最重要的方向和目标。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
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行之。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赞》 丘成桐教授读史,尤爱《史记》,他觉得,司马迁在受到这么大的侮辱以后,能够坚持地将书写完,同时还有开创性的一个写法,还第一个能够将历史这样子系统化的写,同时向科学化地去做,往往到某一个地方还考察一下才真正写下来,同时不大相信的时候,就会讲明这个事实不一定是正确的,文笔又是很漂亮的,所以有时候单念他的这个写的书就觉得很高兴。在《孔子 世家赞》中,丘教授还看到,如果我们追求的是永恒的真理,即使一时的挫折也不要觉得灰心。
历史更教会丘成桐教授要对食物作一整体观:“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是什么缘故”、“将来会如何发展”。一个好的科学家也同样要问这样的问题。而哲学史的三个目的“求因”“求变”“评论”,更是和科学的研究有着明确的关系,如果再加上创新,则可以概括为研究的方法。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老考之……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屈原·《天问篇》 演讲中,丘成桐教授还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科学家最欠缺的就是发问的精神。“善问者如叩钟,问之大者则大鸣,问之小者则小鸣。”善于发问,才能找寻到自己的志趣所在,才能择善而固教之。他说,以后的学者很少有这种精神的,这也可能是科学不发达的一个原因。
在后来有同学问到“在国际上的外籍华人拿诺贝尔奖的人有不少,可为什么中国大陆却至今还没出一个”是,丘成桐教授又讲到了这个问题,他说这和一个国家整体的文化和一种氛围有关,尤其是中国科学家缺少这种发问的精神。同时他还对浙大的学子提出殷切希望,说希望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能出在浙大。
两个多小时的演讲,内容很多,在这不能一一介绍,只能选取几个片断与大家共享之。也许是因为是一个数学家,而且很多东西较学术性,所以整场演讲,沉闷有余,而笑声不足。但我想,丘成桐教授却实实在在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精神,而这也应该是在场同学的最大收获吧。
丘成桐教授简介 丘成桐,1949年生于广东汕头市。后随家人移居香港,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其后到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受业于当代微分几何大师陈省身先生,1971年获得博士学位。1981年获得美国数学会几何的大奖维勃伦獎,1983年获得费而兹奖, 1986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丘成桐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史丹福大學、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地牙哥校区,现任教于哈佛大学,并为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丘成桐教授成功的把微分几何与偏微分方程的技巧与理论结合在一起,他解決许多有名的猜想,在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复几何、代数几何以及广义相对论,都有永不磨灭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