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原创 > 我的青春 > 正文

凤凰三点头——记浙江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论坛系列讲座之一

2004-02-29 13:18:36    浙江大学文化素质网

编者按:2月26日晚,法国史专家沈坚教授带着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来到了浙大紫金港校区,为我们带来了一次精彩的讲演——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趋势。

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沈坚教授的讲座,也正如一杯好茶,细细体会,耐人寻味……

[引子]
几千年前那个朴素的时代,当东方人沉醉在强盛的农业文明中,看到太阳如向日葵一般绽放在空中,狂傲地把阳光一瓣一瓣地洒下来时,他们是否想过,在遥远的西方,此时月亮正象冰片一样漂浮在空气里,蓝色多瑙河在下面翩翩起舞……然而,即使是在那个相互隔离封闭的年代,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也会在密西西比河流域掀起一场风暴——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听驼铃声声,古道的尽头孕育着丝绸之路的童话;马可波罗充满激情地向人们讲述着“人间天堂”的东方神话;从哥伦布踏上北美大陆的那一刹,“新大陆”的传奇便开始谱写了……

时至今日,当奥运会开始成为世界体坛的盛会,当巴黎和米兰时装周开始引领世界潮流,当人们开始共同关注奥斯卡,当“AA制”,“Internet”开始成为人们口中的流行词汇……一个属于全球化的时代来临了!

一、凤凰一点头——远观时的表情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每当谈到这个话题时,总是习惯用一种近乎敬仰的目光去审视它,尽管理所当然地,它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很欣赏沈坚教授的渊博学识,短短的两个小时中,着实有如坐春风的感觉,可我还是无法对“文化全球化”掌握一个很清晰的定义,只能说出一种大致的感觉。

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是音乐,所以就先借此来说说对“文化全球化”的大体印象。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多元文化的混合,各民族人民的内心独白和生活体验就成了其中最基本也最神奇的元素,而随着相对封闭的时代被击碎,古老的民谣开始踏着流行的节拍从本土四面八方纷至踏来,带着独创的逍遥和一体的空灵穿行于世界的每个角落,而这样的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更有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去关注并创造这种将不同民族的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New Age音乐最能体现这种精神。迈克尔•克里图用英格玛(Enigma)来诠释这个理念,一种通过流行音乐节奏表现出来的圣歌,一种遥远而神秘的原始部落和宗教回声:秘鲁的排箫、修道院的圣歌、懒散的迪斯科节奏放到了一起,同时还运用了笛子、电吉他、铜管乐、管弦乐队、中世纪的圣咏以及古老的北欧民族曲调——一种带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新的声音!

所以,世界音乐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它是一种群体意识的体现,更是多种文化的结晶。随着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世界音乐的形式慢慢的变的模糊了,因为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之间的界限不再那么清晰,但是一个“世界”的概念却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融合性成了它的灵魂。只要人类不失去生活和想象的能力,那么,世界音乐的火花永远都不会熄灭。

从音乐上看全球化是这样的,那么其它方面也是如此。

二、凤凰二点头——面对趋势背后的忧虑

哈佛大学肯尼迪行政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曾经指出:“一个国家如果脱离了全球化进程,就会使得自己不能发展。”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也表明,主动适应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取得了比闭关锁国的国家优异得多的经济发展。然而近年来,被视为必然趋势的全球化,却遇到了越来越强烈的挑战,反全球化的声音越来越高,在热那亚的八国首脑会议上,再次爆发了反全球化示威。基于种种利益,原教旨运动以各种宗教、土著、种族、本土及民族主义的形式出现,然而这种过气的民族主义却在无形中误导了很多其他的人。

面对这样的形势,给我们一个科学的观点显的更为重要,沈坚教授首先肯定了,伴随着文化的全球化,有很多人却夹杂着对这种全球化的忧虑性,担心这样的变迁会造成民族独特文化的消失,造成全球文化的单调。接着,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用充分地历史事实为依托,提供了强有力的论点:昔日的波斯帝国,它的辉煌与对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相互依托;直至今日仍在许多人心中留下桃源情结的希腊文明,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是它攀上颠峰的不劫动力;犹太,一个饱经风霜的民族,我们看到的是他们身上坚忍的气质,顽强的生命力是犹太文化的写照和得以保存的理由;美加的移民社会,文化融合带来的不只是有时的动荡,更多的是新的血液和生命……

而且,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本身一直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球化在对本土文化的保持不是消极的,更具有积极意义,正如外来文化的本土化以及对本土文化价值在交流和对比中的进一步认识。

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肯定全球化呈现出的一种辨证发展,正如沈坚教授所鼓励的那样:应该勇敢地迎接文化全球化的挑战!

三、凤凰三点头——“中国性”何去何从

从初识仙姿,到听完沈坚教授一席话的再赏甘霖,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前不久刚加入WTO的中国。美国有一家号称专门研究中国的杂志说过这么一句话:“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是,中国人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

中国近代社会开始时期,鲁迅先生便有“拿来主义”的惊人气魄,我想,至少这能让我们相信中国文化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再生能力。想挡住全球化的潮流是不可能的,沈坚教授传达给我们的一个理念,也正是“应该勇敢地迎接文化全球化的挑战!”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人群一直到每个个人都非常珍惜自己的个性,所以融入并不等于失却自我、失却自己的身份和独特性,反而会让人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爱惜自己的特点。”十分认同王蒙先生的这句话,确实,文化的发展,只有既保持自己本土的族群特色,又不断地在与外来文化的接触和碰撞中对其加以吸纳才能得到发展。

而至于全球化对“中国性”的影响,我觉的这并不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趋势,所以,在这个趋势下,关键是怎么做。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仍然对中国文化有一种强烈的执着,旗袍服装、中国工夫、民族舞蹈、戏曲艺术……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评价。近几年,“唐风”在国内刮起一股狂潮,在APEC会议上更是一展风采,从这点可以看出,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下,中国并不是原地踏步,同样在积极地做着努力和准备。

因此,对于美国这家杂志提出的尖锐问题,我们可以很坚决地回答:不会!去问问那些在海外的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吧,他们失去了中国性了吗?没有!绝对没有!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更强,更浓的“中国性”!

[后记]
“凤凰三点头”是茶艺道中的一种传统礼仪,是对客人表示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茶的敬意。浙江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论坛系列讲座,从第一杯好茶开始……

时至初春,品茶,透过玻璃杯,看着上下沉浮的茶芽,一曲春天的歌,一幅春天的画,一首春天的诗,让人置身在一派浓浓春色里,生机盎然,心旷神怡!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