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原创 > 驿路心语 > 正文

皮肤濡湿的九、十月份

2004-02-17 12:08:23    莳楠(原创)

编者按:朋友的一篇小说,心情的一种纪念。濡湿的皮肤下是跌撞不已的心跳。错过,不错过。走过,不停留。

一、九月回想之重现

这一分钟我没有想到他。我看着身上所穿的藏青色的衣服,目光开始变的柔和起来。

有一次他对我说:“嗨,认识有七年了吧,时间过的真快。”我看不见任何表情,他在另一座城市的黑暗中敲击着键盘,而我被这座城市的光明灼痛着双眼。

身上的这件衣服就是七年前开始穿的。春天、秋天、冬天——不是舍不得脱,它仿佛已经变成了一层皮肤,失去它,我感觉自己在阳光下显得如此肮脏,更害怕没有了它,熟知的所有人,包括他,都会认不出我了。

三种季节,七个年头,一件衣服比我的心胸还要宽容,比很多朋友都要忠诚。身体在皮层的保护下很安全。

我没有太多的心力来猜测他的表情,回忆起那颗硕大鼻子投射下的阴影,我在这阴影中持续地负重,长久地负重,在天地眼中,艰辛得如同一只蜗牛。

二、另一个他,十月奇遇

这一分钟我身处黑暗亦沐浴光明;

这一分钟他正向我靠近,拐了一个弯儿,又离我远去。

每天早晨我们如何相遇,又如何忍痛错过。总有一个声音在唱着:“我不能错过,我怎能错过。”然而,我们注定不能相遇,因为我们注定错过。

我如何行进,沿着随心所欲选择的路线,一条路线通往一个目的地,两条路线通往同一个交会点。在我行进的同时,他的脚步也无声响起,拍打着偶然选择的节拍,一记记,向着未知的、必然的相遇迈近。

我们什么都不知道,阳光射不透薄暮,就像偶然距必然只差一步之遥。我未知地走去,他未知地走来,由远及近。我的视线只在前方,他的视线神奇地左偏,仅此一面,我在迷雾般的诧异中来不及呈现表情,而他的身影从容地步出了视线。两条路告别交错的一瞬,彼此不再相连。下一次的偶然又在酝酿,酝酿下一次的必然。

三、重现之源——旧友的告别夜饮

我以为自己很执著,直到相隔一年后又见到他。

好象彼此陌生却又熟悉,七年的相识转眼间就得爬上八年。这次以后,又会几时再见。

“回来后看你变成什么样子!”
“就这个样子。”

他又摇头,我又摇头。我看见那颗大鼻子在酒红色的灯光中投下滑稽的阴影,印在我那两根抚弄着酒杯的肉鼓鼓的手指上,怔怔出神,想着自己是否应该笑容以对。我还是笑了,因为他先笑了。所有人都在笑,我想他是不相信我——而我以为自己很执著。

他怀疑过自己,时刻在怀疑,所以他也同样怀疑我。

我说:“你等着吧!”几年以后,他看到的还会是这个样子,我为此无比自信——因为皮肤在这里——藏青的皮肤。我是那样确信,此时的印象会在几年中保持深重的墨迹,与他说过的“挂念”一并,封存于记忆。


突然间看见闪烁的灯光,酒气熏痛了眼睛。

我目送他上车,背转身,摘下眼镜。灯光在眼前化成一片光晕。我确信身边没有人,半分钟之后,午夜的秋凉凝冻了最后一声“再见”。

天空一片银烂细碎的清光,这座城市就快没有黑夜。

四、十月决断、重归自我

深重压抑是培植激狂喷发的土壤。

她说她很吃惊,我笑着说:因为他不值得压在心上,他没有真正的分量。所以我清醒却又诡异地背叛着常规,并惊奇地发现颠覆是如此轻而易举地诞生于不知不觉。

我含着半口酒精,发觉有些东西越化越软,越软越化。直至重归混沌,最混沌的成了最无负担的一抹轻。轻不及重有价值,轻不及重有意义。

分明已不太寄望于下一次偶然,偶然形成的过程轮不到我的设计,它早在我们相遇之前就已经形成。我想起另一个七年,发现这一个三天轻得如同一场平静的噩梦。

五、我说、她说

她说她如何过完这一分钟,这一小时,这一周的等待。我看着他如何郁煎、烦闷,终有所释地在那层皮肤下归于正常。

可怜的人,她从未曾想过去欺骗自己,一秒钟的欺骗都难以遁形。我知道时间的重量,情绪的虚化。她从不追求完美,然而一切都成了别人眼中的神话。她清楚自己在干些什么,遥远地默想着潜伏于意识之下的静候——那一天,他们相识就满九年了。九年的友谊如何走过,是否如想象中的那般美好?

她说两年后会告诉我。

我冲她笑笑,转过身,摘下眼镜,那天酒红色的灯光又在眼前浸染。我知道她谁也没告诉,那一声“再见”前的半分钟,朴拙的哭泣到来的如此意外,又收止得如此自然。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