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车外是细雨霏霏的世界,有人在躲雨,有人在雨中握伞而行 |
|
小城与她的公车 孙维 不知何时,这个小城市里也有了公车。每天,它们晃晃悠悠地从始发地出来,涂着大幅广告的车身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再回到目的地,成为了城市里的一道风景。 我承认自己喜欢坐公车,正如我喜欢坐地铁的感觉一样。几米的漫画《地下铁》里说到,乘地铁的盲女孩不知下一个出口是否有人在等着她?而乘公车也是如此。坐在单向行驶的公车上,随着乘务员一站站地报地名,你就这么坐着,时间仿佛在此停止,你就这么坐着,岁月慢慢流逝,你仿佛到了下一个世纪,车窗外,依然是一个繁华的世界,你身在其中,却又是隔层玻璃在看它。 我着急地走到站牌,着急地等车来,着急地上了车找到个座位坐下,却又慢腾腾地静坐在那里,任凭公车自顾自地行驶着,每一次到站都会有人上来有人下去,生活就是这么翻复,一切都稀松平常,但有人会在站牌下等我,陪我走过人生的一小段路吗? 下雨天乘公车是别有一番滋味。车外是大雨滂沱的世界,有人在躲雨,面对大自然的发威,人本身显得无奈和苍凉。惟有公车里是春暖花开,晴朗无云,不必烦恼自己的衣服会被打湿,不必担忧鞋子是否会沾上泥泞,只要车子在开,你的头上便已撑开一顶保护伞,尽管你终究会下车。 有人说,乘公车是解闷的好方法。人心烦了,随便上一辆公车,坐在最后一排,冷眼看着车内与车外,把自己打入一片冰冷的天地,任由车子驶东驶西,到了心仪的地方,便下车,随便走走,再乘车回来,心情已是“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不过,我要提醒大家,此举适合在日间进行,到了夜晚,独自出门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未免太不安全。 乘公车,不如自己开车或打的,那种是有些派头,乘公车仿佛是贫穷人家的代码,可我就是喜欢坐公车,它让我想起了我的青春年少,想起了《心动》里梁咏琪和金城武的打情骂俏,想起了种种可笑的,可悲的,可喜的,可叹的时刻,更何况公车里也是一个小小的人世。有人的地方,便会有纷争,有闲聊,或是要好的朋友一起上车其中一人争着付车钱,或是两位老人因为福礼起了争拌,或是好久不见的熟人忽然碰面,人情冷暖在这小小车厢里照样会上演,你不必参与其中,你只需静静地观看,便已足够。 人生百味,忽荣忽枯,公车的兴起也不过是近些年来的事,谁又知它会何时消失呢?坐公车,总让我想起上海三十年代时候的有轨电车,记得张爱玲的《半生缘》里也提到了它,有一场男女主人公坐电车的戏,我去上海时,这种车子已见不到了,只有车顶上面拉着电线的车还在跑着,其余的多为象我们这里的公车一样的车子了,人世的变幻也泱及了公车,不觉让人感慨万千。 这里的城市太小,没有地方也没有必要修地铁,还好有公车,给我一个可以思考的所在。至于它何时归隐,又是后话,不提也罢。 2004年2月7日于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