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一位理工科的同学这般抱怨:“文科生真是爽啊,上课是一种文学享受,又没有什么作业,过得逍遥自在,哪像我们有那么多的习题、实验,又那么难。唉,早知今日,还不如当初报文科了!”  记者走访了几个文理科生,在交流中深切体会到了理工科和文科学习生活的显著差别。先就关乎我们生活的琐碎小事——起床时间来说,文科生表示由于课程相对较少,在选课时一般会把上午一、二两节课空出来,因而可以睡到八九点;理工科同学反映他们其实也很想睡懒觉,尽管有选课的自主性,但课程的繁重都不允许他们偷懒,无论如何都得起来赶到教室上课。有好些理工科的同学还因此养成了早起锻炼身体的习惯。另外,文科的迟到现象也相当突出,很多同学甚至已经把迟到当作家常便饭。从课堂状况来看,文科生的到课率,发短信、看报纸、吃东西、睡觉情况也要比理工科严重。在自修教室里也是理科生埋头攻习题的身影多。  “文科生真是爽啊!”对此“羡慕”之情,文科生该庆喜自己的“幸运”呢?还是该来个“面壁自省”?
文理科的课程性质和要求的确不同,理工科的科目逻辑性、系统性、延续性强,课堂学习对其课后的理解消化有相当大的影响,微积分、大学物理一堂不上,可能就如坠云烟,因此理科生中还幸存“占座”现象。而文科则偏重于感性的学习,课堂学习只是一部分,更侧重于课外知识的拓展和汲取,这不免使一些文科生头脑中形成了一种错误观念:文科的课上不上无所谓,只要考前来个突击,一般都能轻松搞定。
文科生就真能“逍遥游”吗?如果你的最高理想是当个文秘、文书之类,你尽管以睡觉、发短信的方式来“消遣”课堂时间,甚至就干脆翘课,去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光靠一张浙大本科生的文凭你就已经梦想成真了。如果你想学富五车,成为一方专家,甚至一代鸿儒。那你所要付出的努力决不会比理科生少,反而要多的多,且不提口才能力的锻炼,光图书馆里那么多经典名著就够你废寝忘食四年了。
文科生的学习生活比较轻松自在,如果文科生能充分利用好这些空闲时间,去发展他们的兴趣抑或感兴趣的科目,也许会小有成就。若个人对此控制不利,就容易向反方向发展,误入歧途,由这种过于轻松的状态而滋生惰性,甚至演变成一种放纵和堕落,那就很可怕了。然而,在我们的校园里,在广大的文科生中,这种“堕落”现象却带有很大的普遍性。
文科的东西很难量化,但其博大精深不能成为文科生玩世的理由。文科生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的已成凤毛麟角,而辛勤的理科生却有唐诗宋词朗朗上口的。心高气傲的文科生是否觉得羞耻?当四年后理科生的模型、实验、产品一样样摆出来,而你是否会“空有一个好皮囊”?这时候,究竟是谁羡慕谁?学科性质虽有不同,理科扬科学精神,文科奉人文精神,但都是学问,都要精神的支撑,都戒浮躁骄奢。学问之道,贵在严谨踏实,持之以恒。岂能眼高手低,终落的腹内草莽?
主观认识占着“支配”地位。大学的学习就两个字——自觉。关键是对学习要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要有明确的规划,对自己的行为要负责。在此,有必要在此对广大文科生们提个醒,千万不要以为文科课程轻松,就过于放松了自己,过得浑浑噩噩,一定要认清形势,要知道文科生的就业相对于理工科更有紧迫性。
要在文科混过四年是很容易,但是,大家就甘心碌碌无为地混过四年、只留下苍白的回忆吗? 作者:马洁洁 摄影:潘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