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时空 > 歌词鉴赏 > 正文

《歌唱祖国》歌谱 合唱

2015-08-08 22:16:56    文化素质网

  • 作词: 王莘
  • 作曲: 王莘
  • 演唱: 合唱
歌词: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可爱的家乡;
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歌唱祖国

有一首歌永远激励我们热爱祖国——作曲家王莘与《歌唱祖国》的故事

“时代的步伐是节奏,祖国的脉搏是音符,人民的心声是旋律,这就是我的歌!”——王莘

从1951年《人民日报》首次发表王莘创作的《歌唱祖国》这首歌,到今天已经唱响了整整55载春秋。

1951年9月12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9月15日,《人民日报》以显着位置首次发表了王莘教授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歌谱并全文发表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从此,这歌声迅速传遍祖国大地,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深深地铭刻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铭刻在我们共和国的史册上。

55年来,通过人民群众的广泛传唱和文艺工作者以各种不同形式的热情演唱,使《歌唱祖国》成为家喻户晓、老幼皆会唱的时代最强音。

那么这首歌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后来又被“四人帮”进行了什么样的篡改?作曲家王莘与这首歌又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苦难的少年梦

歌声引路奔向延安

王莘于1918年10月26日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荡口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自幼喜爱音乐,因为家里穷上不起中学,于1932年在上海当店员打工。1935年受一二·九运动的影响,在上海、宁波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组织上海、宁波抗日救亡流动宣传队,王莘时任队长。“七七事变”之后,赴西北参加革命。1938年冬考入陕北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从师于伟大的作曲家冼星海先生学习作曲,并参加了《黄河大合唱》的首演。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光辉的人生路。毕业后,到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任教员并在群众剧社从事革命文艺的教育和创作工作。在旧中国他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备受凌辱、被压迫、被奴役的中国人民苦难生活,又亲身参加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他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和人民群众有着共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心声。从他投身革命到中国革命胜利,共写出《战斗生产》、《歌唱解放区》等大量的革命歌曲。这些歌曲在长期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中唤醒和激发了广大民众的革命斗争精神与意志,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迎着新中国的朝阳激情谱写《歌唱祖国》

1949年10月1日,象征新中国诞生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终于在天安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多么渴望能有一首反映自己心声的歌曲来歌唱我们的宽广美丽的土地、歌颂我们勤劳勇敢的人民、歌唱我们的党、歌颂我们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此时,风华正茂的王莘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反复酝酿,1950年“十一”前夕,当他再次来到北京时,正遇到人们在布置美丽的天安门广场。只见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高高飘扬,锣鼓喧天,鲜花如海,一派热闹景象。天安门城楼上,工人们正在悬挂大红宫灯,一队队少年儿童敲着鼓、吹着号,迈着整齐的步伐正在练队,准备接受国庆检阅。面对这一切,王莘禁不住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傍晚,在返回天津的列车上,白天五星红旗的海洋、歌声、欢呼声再次在他的脑海里翻滚激荡,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使他拿出纸笔写了起来。不一会儿,生动鲜明的歌词、雄壮有力的旋律从笔尖流淌出来。

车窗外,祖国富饶美丽的土地、全国人民轰轰烈烈建设社会主义新天地的场景,历历在目,王莘的眼眶湿润了,五千年的文明史、百余年的屈辱史、中国人民的奋斗史都一一在作曲家的脑海里涌现……

列车滚滚向前,车轮发出有节奏的律动,就在这飞奔的列车上一节普通硬座车厢里,《歌唱祖国》在我们人民作曲家的五线谱纸上诞生了——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歌曲是由主歌、辅歌、主歌再现组成。即:主歌四句、辅歌六句、主歌再现四句反复两句。其结构严谨,简洁明快,既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将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壮丽画卷犹如浓墨重彩勾画得淋漓尽致。

列车抵达天津,王莘一口气跑回家中,直奔钢琴,反复试奏,边弹边写,直到东方露出了鱼肚白,《歌唱祖国》的三段歌曲全部创作完成了。

王莘在《歌唱祖国》这首歌里,独具匠心地采用和吸收了欧洲凯旋式进行曲的模式,与中国民族音乐风格中的颂歌模式相结合的写作手法,集中体现了站起来的中国各族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赞美和歌颂自己的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祖国这一浓烈的时代气息。歌曲有景有情,情景交融,以景衬情、以情感人。既有深度的艺术开凿又简洁上口,好唱易背,达到了感人肺腑、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这首歌的词、曲创作都出自王莘教授一人之手,实属难能可贵。

歌曲写成之后,立刻受到各界群众的好评。1951年9月12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

9月15日,《人民日报》以显着位置首次刊登发表了《歌唱祖国》。中央音乐工作团(即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前身)合唱队在着名指挥家严良堃老师的指挥下首次以气势磅礴、宽广豪迈的大合唱形式公演,并灌制了唱片。又经过电台、电视台每天的播放,这首歌在全国各族人民群众中得到了广泛的传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又将这首歌用军乐礼仪和阅兵形式演奏。

1964年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歌唱祖国》作为尾声,将史诗在推向最高潮中结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兴奋地走上舞台,亲自指挥全场再次高唱《歌唱祖国》。

之后,周总理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会场上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周总理又一次指挥全场高唱《歌唱祖国》。

“文革”厄运袭来

被迫惨遭篡改

建国后,王莘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他的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他曾多次深入到工厂、矿山、机关、学校等基层单位,创作出大量的群众歌曲和青少年歌曲,这些歌曲无论是南国的丝竹风情、北国的粗犷豪迈,还是儿童生活的纯美欢快,都充满了强烈浓重的时代气息。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生动体现了我们民族最本质的精神,真实地反映出我们今天的生活现实和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与追求,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一首首美妙动听的歌曲呈献给人民群众。

然而,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革”袭来。10月,江青把王莘教授叫到“钓鱼台”,江青说:“《歌唱祖国》为什么不写文化大革命”王莘说:“我是1950年创作的这首歌,那时还没有‘文革’。”江青说:“要改,一定要改!”

王莘为难地说:“全国人民都唱了这么多年了,怎么改呀?”江青说:“你不改我给你改!”

就这样《歌唱祖国》辅歌中: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被篡改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破四旧,斗批改……整个三段辅歌被篡改得面目全非。江青下令中央乐团合唱队演唱、交响乐队伴奏,并灌制成唱片、广播电台播放。直到 1976年打倒“四人帮”后,1977年国庆前,《歌唱祖国》才改回原来的歌词,还其真正的歌曲原貌。

历史验证

真金永远放光芒

1980年3月,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王莘102首歌曲的专辑(第一首《歌唱祖国》按1951年《人民日报》发表的原作出版)。

1980年5月19日起,每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以及清晨开播和夜间结束都以《歌唱祖国》为开始曲、结束曲。

1989年10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的总部做出重要决定:以“金唱片”为最高奖的形式在全世界奖励对人类有卓越贡献和成就的作曲家、艺术家。《歌唱祖国》荣获首届“金唱片”最高奖。

1990年5月1日起,每天清晨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以《歌唱祖国》为出旗曲。

2004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英雄的宇航员杨利伟同志将《歌唱祖国》带上卫星,这歌声响彻了太空。

55年来,《歌唱祖国》已经成为我国所有重大国务活动、各种会务活动、外事活动、检阅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尾声结束曲。江泽民主席年轻时在莫斯科留学,一想起祖国就情不自禁地唱起《歌唱祖国》,有时还弹钢琴演奏《歌唱祖国》。胡锦涛主席在一些重大场合都带领大家高唱《歌唱祖国》。

如今,王莘教授已是88岁高龄。前些年,每当我和他谈起《歌唱祖国》时,王教授总是兴奋地对我讲:“回顾我多年来歌曲创作并无奥妙,时代的步伐是节奏,祖国的脉搏是音符,人民的心声是旋律,这就是我的歌。”

前不久,重病的王莘教授在病床上还竭尽全力比画着问我:“边远山区的孩子们怎么样了?希望工程助学款要赶在开学前发给孩子们……”面对重病中的老人,我不禁热泪盈眶。

数十年来,王莘教授把他的爱心与真诚,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挚爱的祖国和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人民做了无数的好事,直到重病在身仍不忘那些需要捐助的孩子们。

令王莘欣慰的是,55年来,《歌唱祖国》这首歌已成为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和海外赤子豪迈的象征。它唱出了中华各族儿女真正的精神气质、必胜的信念和对祖国、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它激励着亿万各族人民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勇攀高峰。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