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吹打乐。主要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
潮州锣鼓的发展与潮剧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潮剧原名潮音戏,又名白字戏,一般统称为潮州戏。它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是以宋、元南戏、弋阳系统诸腔为基础,经过昆腔、汉剧、秦腔、民间歌舞小调的影响而逐渐脱胎演化为一独立的地方剧种,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而潮州锣鼓(特别是其中的潮州大锣鼓)不少套曲是直接取材于潮剧的情节和音乐。从演奏形式上看,潮剧有文戏、武戏之分、伴奏音乐上又有小锣鼓、大锣鼓、苏锣鼓等组合特点与日前潮州锣鼓的演奏形式完全相通。据民间艺人回忆,潮州锣鼓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民间乐种,至少在清末咸丰年代已经成熟。在此以前,仅有由四面锣和两付大钹演奏的清锣鼓,称“四锣二钹”,后来加入唢呐吹奏一般弦诗谱,并增用了斗锣,称为“长行锣鼓谱”。十九世纪下半叶,由当时著名的民间艺人欧戏奴、谢奴仔、吴德润等,在前人演奏的基础上,将传统民间锣鼓与潮剧音乐经过创造性的加工发展而确立,其中尤以欧戏奴贡献最大。
潮州锣鼓的演奏形式有大锣鼓、小锣鼓、苏锣鼓、笛套古乐、庙堂乐等多种,其中尤以大锣鼓的演奏形式最具有代表性。
潮州大锣鼓主要流行于潮安、汕头、澄海等地。按传统习惯分文套、武套两类。文套多为叙事性的抒情乐曲;武套大多描绘战争场景。武套所用乐器:打击乐器有大鼓、低音鼓、斗锣(又称曲锣、班罗,数目八至二十四面不等,但必须是双数)、深波、钦仔、抗锣、苏锣大钹、 小钹,各乐器均有固定音高要求。如斗锣音高为所奏乐曲的sol音,大钹、小钹为Re,钹仔为do,深钹为sol或Re等。
管乐器用双管编制,唢呐(2)、笛子(4—8), 有时加用大号头,潮州大锣鼓武套不用弦乐器。文套所用打击乐器与武套同,但斗锣仅用二至四面;管乐器有小唢呐、笛子;弦乐器有洋琴、椰胡、梅花琴、三弦、瓷琶、提胡、大胡等。不论文套、武套,儿用唢呐为主奏乐器的乐曲又称唢呐大锣鼓,而以笛子为主奏乐器的乐曲称为笛套大锣鼓。潮州大锣鼓打击乐的主要特点是用大鼓、斗锣、深波、钦仔。其演奏风格浑厚雄健,刚劲激昂,传统乐曲有许多是表现历史战争题材,很有气魄。著名的传统曲目有十八大套:《关公过五关》、《双咬鹅》、《红迈追舟》、《十仙潘桃会》、《岳飞大战牛头山》、《复中兴》、《六国封相》、《抛网捕鱼》、《陈生告官》、《三休樊梨花》、《薛刚祭坟》、《十八家妇征西》、《秦琼倒铜旗》、《黄飞虎反朝歌》、《绿袍相掷钗》、《八仙庆寿》、《天官赐福》、《闹鸡》。
潮州小锣鼓的特点是不用大鼓和斗锣,改用苏锣,其它编制与大锣鼓同。代表性的乐曲有《画眉跳架》。
潮州苏锣鼓又名“八音”,主要流传于潮阳、揭阳、汕头、澄海等地。它的形成是吸收溶合了潮汕地区双剧锣鼓伴奏而得,其特点是以汉剧中的苏鼓、哲鼓、苏锣为主,不用深钹、斗锣,其它编制与大锣鼓同。曲目多奏汉剧吹打牌子,改编曲日有《万里江山春一色》。
笛套古乐流行于潮阳、汕头等地,室内演奏则为小型吹奏乐,室外演奏则袭用为笛套大锣鼓。演奏上以笛、笙、箫为其特点,特别是笛子的演奏,别具一格。曲目有《四大景》、《八仙欢宴》、《江儿落》、《红灯楼》、《水灯楼》、《三点金》、《浪淘沙》、《升主》等。
庙堂堂乐是以诵唱为主的音乐,目前流传的有三宗。香花二宗(一宗属潮安、揭阳、澄海、饶平派系,一宗属潮阳派系),禅河一宗(原潮安仙坛派)。所用乐器:管乐器有大小唢呐、笙、笛:弦乐器有琵琶、月琴、筝、大有、胡弦;打击乐器主要用磬、木鱼、铃,其次亦用鼓脚钹、双管、亢锣、花钹、引磐、小鼓灯,大合奏时也只加入斗锣、大钹、苏锣。曲目有《大三宝》、《硬丝线》、《耍孩儿》、《江儿水》、《南海赞》、《多兵偈》等。
潮州锣鼓从结构方面来看,主要是器乐曲牌与锣鼓牌子的交替联缀。特别是潮州大锣鼓,它是依据戏曲舞台音乐移植的大型套曲,这类套曲具有情节,除器乐曲牌与锣鼓牌子外,最初还有唱腔、唱词,后来逐步去掉了曲(唱腔)、文(唱词)部分,升华为纯器乐套曲。但它仍与潮剧情节和音乐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如潮州大锣鼓《樊梨花征西》,由《武点绛》、《粉蝶》、《玉芙蓉》、《新水令》、《泣颜回>、《泣颜回,清》、《上小楼》、《下小楼》、《草鞋踏清》、《杀雄虎》、《闹江州》、《香柳娘》、《雁儿落,尾》、《欢宴歌》、《满江红》、《新水令》、《步步娇》、《六母令》、《折桂令》、《飞江风,清》、《风入松讃,清》、《元头坠子》、《急三枪》、《醉花阴》、《双拜堂》、《江儿水》、《雁儿落》、《九回头》、《侥侥令》、《收江南、》《孩儿娇》、《沽美酒》、《风入松赞》、《铁良钉》、《清板》、《尾声》三十六段旋律并间查锣鼓段组成,结构庞大,情节完整。
潮州锣鼓著名的演奏家有陈松、邱猴尚、许裕兴、李良沐、苏文贤、陈镇锡、林运喜、黄义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