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学过古典吉他的人,没有不知道泰雷加(Tarrega) 的。这个着名的古典吉他之父,在他最后创作的吉他乐曲中,首推的是《阿尔汉布拉宫的回忆》(Recuerdos de la Alhambra)。曲调凄迷忧伤,全曲贯穿的轮指的演奏自始至终使人感受着一种烟雨蒙蒙的气氛,乐曲尽情地烘托出了这座宫殿的古老与人世的沧桑。
作品的背景是:泰雷加在1898年于安达鲁西亚旅行途中的一个黄昏,他参观了格林纳达的阿尔汉布拉宫这所西班牙着名的王宫,感慨颇深,当天夜里就把观后的印象和感受用颤音(即轮指)技法表现了出来。那梦幻般的乐曲之美,使得这座宫殿不知牵引了多少人流连的目光!为此大大提高了这所宫殿的知名度。许多人其实是从这首吉他曲中了解了这座宫殿,从而产生了对这里的向往。阿尔汉布拉宫是中世纪摩尔人统治者在西班牙建立的格林纳达王国的宫殿,这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建筑。其中的狮子院以其轻巧的券廊和雕有十二只狮子簇拥着的喷泉着称。作者深情地凝望着阿尔汉布拉宫,面对宏伟的建筑、斑驳的古迹产生了世事沧桑巨变的感慨以及岁月无情流逝的无奈。(ingia)
爱乐随笔
弗朗西斯科·泰雷加(1852-1909)是一位西班牙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他的称号包括“现代吉他音乐之父”、“伟大的吉他音乐复兴者”、“吉他的萨拉萨蒂”和“吉他史上的肖邦”等等……所有的赞誉其实都指向一条,就是用一生的努力去做对吉他的奉献和追求。 生长在贫寒家庭的泰雷加并未在音乐上有所欠缺,这得益于少年的吉他老师,以及吉他这件虽然地位低下但是已经很普及的古老乐器。为了这个坚持一生的信念,年轻的泰雷加不惜四处流走学艺,并在别人的资助下得以进入马德里音乐学院进修。学成之后的泰雷加仍旧没有走“主流路线”,而是在老师的鼓励下举办吉他演奏会,并开始大放异彩。
泰雷加不仅在吉他演奏方面有无数的创举,更加创作和改编了大量经典的吉他作品,他的这些创作展示了吉他技巧全新的可能,容纳了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表现力。并最终在近现代古典音乐史上为吉他争回一席之地。“虽然安东尼奥·德·托列斯发明了现代吉他,但却是泰雷加将它推入了现代世界。”
《阿尔罕布拉宫的回忆》是泰雷加最为经典的吉他曲目之一,创作在1896年,取材于西班牙南部古代穆斯林占领者留下的废弃宫殿。以“祈祷”为副标题,并书写下“Hommage a leminente Alfred Cottin”作为对法国画家高登的纪念。作品借物抒情,笼罩着一层柔和、朦胧的色彩。全篇用颤音奏法完成,要求演奏者极高的技巧,呈现清澈和连绵流畅之听感。
乐曲开始,舒缓、静谧的主题便将听者引入暮霭之中,宫墙外被日光斜照的影子仿佛清晰可见,随着“嘈嘈切切错杂弹”的吉他声响,一种“多少楼台烟雨中” 的苍凉和落寞的味道被烘托起来。乐曲中段,忽而变得强而明朗,仿佛回忆中还有些特别清晰的景象被一一回放,宫殿也回归到光辉的抑或是灯火通明的景象里。进入尾声,则是一种唏嘘惆怅的味道,直到颤音消失,一个轻松的结尾留下久久的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