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加(Elgar, 1857-1934),英国作曲家,自幼随父亲学钢琴与小提琴,异常勤奋,主要靠自学掌握了多种乐器的演奏,尤以小提琴见长。1885年承父业任伍斯特教堂风琴手。他的音乐真实自然,富于创新精神,对英国音乐的发展很有促进。其妻卡罗琳·艾丽丝·罗伯茨对他帮助极大,其成功之作几乎全是在婚后创作的,着名的有:大合唱《杰龙修斯之梦》、《b小调小提琴协奏》、《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合唱曲《黑色骑士》和《奥拉夫国王》等等,他的艺术毫不偏狭,思维极为宽广,曾受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风格庄严而淳朴,英国人民把他看作是英国的贝多芬。
这首1919年完成的《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Op 85),是埃尔加献给去世的妻子的,也是作曲家毕一生之力创作的最后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可以说是埃尔加献给妻子的安魂曲和自己的“天鹅之歌”。整支曲子情感起伏很大,同时又充满哲思、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因此演绎起来难度颇大。今天选来的第3乐章:慢板(Adagio),由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拉奏大提琴,巴伦勃伊姆(John Barbirolli)指挥伦敦交响乐团(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从音乐中可以听到杜普蕾是全身心投入,甚至有些奋不顾身,既充满朝气,又不失女性的细腻表情,但并不是没有节制的放纵自己情感,显得颇有大度。在这个慢板乐章中杜普蕾与乐队一唱一和,互诉衷肠,极具感染力。(ingia)
爱乐随笔
爱德华·埃尔加爵士(1857-1934)是一位英国作曲家。生在钢琴调音师的家里,童年的艾尔加很早就萌生对各种声音的兴趣。贫穷的家境无法支撑他深入学习,他就用天分和自学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比起同时代的人,艾尔加风格被认为是较为“保守”的,具有娴熟的管弦运用,自然、优美的音乐语言。除了我们熟知的庆典曲,他也关注那个战乱的世界,关注爱人和情感。写在1919年的大提琴协奏曲,就具有如此深邃的,伤感又富有动力的音符。
第一乐章有着极深沉而有力的大提琴歌咏,木管和弦乐组迅速衔接,把音乐稳定在易于抒情和娓娓道来的气氛中。大提琴沉思良久,还是由乐队打开了这个凄美的主题,在二者的应答中,音乐走向壮美和坚决。中段另一个主题发展着,大提琴由寥落寂寞而步入曙光一般明亮和优美的音响,音乐在略微宽松一些后,回归的第一主题又增添了惆怅的色彩。
第二乐章由问讯式的拨奏开始,管弦乐则恣意营造着强烈的对比。大提琴变得踌躇,仿佛面对现实,自己却遇到了极大的困窘。主题动机一次次呼唤,尽显苍凉和锲而不舍,终于在许久之后快而振奋的呈现了这个主题。在疾风冷雨般令人紧张的气氛里,音乐找到一个象征希望的旋律穿梭其中,支撑这个大提琴急速的脚步直到痛快的结尾。
第三乐章,仿佛故事即将有了结果,温和的大提琴旋律在弦乐陪衬下无比自在的送出,起伏里浸透着绵绵的感激和希冀。随着弦乐增强,音乐又笼罩着忧伤和浓情的反思似的情绪。算起来前面两个简洁的乐章,却积累了如此之多的心绪,积累在这个倍感亲切的乐章里,仿佛要送出“无比珍惜现在”的意味。于是弦乐和大提琴又归于谐和、丰满,一同送出抒情的结尾。
漫长的终曲乐章,由那再度凛冽和伤悲的主题引领,极为恢弘的音响预示着音乐又已离开了“小我”的世界。大提琴依然代表着主角,徜徉在缤纷又茫然的乐幕里。回旋曲之主题一次次猛烈的回响,像是被强加的命运,又像是不屈的前程……大提琴在这当中跋涉、休憩、歌唱,延伸着好长好长的旋律线条,仿佛已经不在意那风雨、辉煌,沉寂与喧嚣。结尾处,开篇的大提琴歌咏又再出现,一个做弄人的轮回,一个永远写不完的音乐……
喜爱大提琴的朋友也许会留有杜普蕾的录音,或者一张电影原声。作为一个倾情演绎的音乐家、作为一个细腻的女人,没有人比她诠释的艾尔加更有说服力。就像这个音乐,华丽而优美的同时,你可以听到命运,一种思考;还有支撑你的,那些最值得珍重的情谊。
很多人对艾尔加的认识停留在“威风凛凛”里,就像对贝多芬的认识总是停留在“命运”里。然而聆听这个大提琴协奏曲,聆听杜普蕾,也可以使我们对天才“增加一种感性的认识”:无数的侧面凝聚在一起,有着相仿天才的思考方式,无数这样的作品,才组成了我们所说的“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