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三重奏是由巴洛克时期的弦乐三重奏演变而来的,钢琴成为音乐的中心,原来的两把小提琴各由一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所代替,分别演奏高声部和低音旋律。莫扎特让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三件乐器处于同一平台,使其默契融会,交相辉映,从而将这种体裁的室内乐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让音乐更加丰富多姿,更加具有“平衡的美感”。
莫扎特(Mozart)共创作了七首钢琴三重奏(K.254/442/496/502/542/548/564),它们与其他室内乐作品相比显得比较短小,其音乐结构大部分是简单和传统的,以单纯的美感取胜。其中第四首《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Piano Trio in B flat, K502)是莫扎特三部(K.502/542/548)最精彩的三重奏作品之一,属于莫扎特逝世前的几年间的成熟之作。作品是为自己和家人、友人的娱乐所创作的,是他本人最本真的音乐语言之一。
这部音乐结构严谨规整的作品,用了穿插对位的表现方式,使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相互模仿。钢琴呈现着歌唱性的乐思,是整个音乐的主导,小提琴展示着精致细腻的技巧,关切地与钢琴和大提琴问答,大提琴不仅承担弦律也烘托整体的气氛,得体而重要。这部作品气质清新纯真,意境精致。尤其是第3乐章,小快板(Allegretto),光辉灿烂的旋律明艳圆润,修琢无痕,它将力量和柔顺、充沛的旋律和灵巧的对位精妙的加以融合,将协奏曲闲散的风格融进一个紧凑的框架之中。在这一框架中,简单的三件乐器的出演,默契相应,充满灵性,既丝丝入扣,又竞相争辉。(沛姬)
爱乐随笔:
莫扎特财商不佳,一家人的大手大脚又让他从未有过一天的清閑,也许只有混在乐友之间的时候,才会过得舒服一些。
1786年,莫扎特一如既往的承担着相当多的创作业务。这支小品大概是“閑暇”时的写作,其中并无如何深邃的动机,充满悠閑的乐思。
第一乐章快板,钢琴负责引发优雅的主题,小提琴和大提琴在各自声部编织对称的旋律,给予乐曲宽松和平衡的听感。主题在强和弱的对比中不断的变奏重复,呈现夜晚的流光溢彩之形。第二乐章甚慢板,钢琴营造宁静和优美的气氛,提琴用慵懒的状态承接起“水似幽香”的主题。
第三乐章稍快板,像是一个沙龙气氛的描写。钢琴奏出欢快流畅的旋律后,提琴立即加入聊天:时如耳语,时而喧哗。随着渐强发展和钢琴瀑布般连奏的加入,乐曲表达出无拘无束的欢快动机。三件乐器默契搭配、交相辉映,尽情释放这一主题,直到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