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变奏曲,一共有3首,第1号,G大调,WoO45;第2号,降E大调,WoO46;第3号,F大调,Op66。这些变奏曲,都是根据歌剧的唱段改编而成。WoO是Werk ohne Opuszahl(未编号作品)的缩写,用来标记遗漏的贝多芬作品。
贝多芬(Beethoven)的《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12段变奏曲》(12 Variations in G major, WoO45),G大调,作于1796年,题献给卡尔·冯·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夫人。主题选自亨德尔创作的神剧《犹大·马加比》(Judas Maccabaeus),描述了英雄马加比凯旋时,以色列人夹道欢迎的合唱曲《英雄凯歌》(the conqu'ring hero comes)。
这首变奏曲一共由12段变奏组成。第1-3变奏都是G大调;第4变奏为g小调;第5变奏回到G大调,这个变奏较讲究装饰;第6变奏是卡农风格;第7变奏强调三连音八分音符;第8变奏又变成g小调,中段有圣咏合唱般优美的间奏;第9变奏是自由的卡农;第10变奏是快板;第11变奏是G大调的慢板,又呈示出丰富的音型装饰;第12变奏为快板。(ingia)
爱乐随笔
贝多芬拒绝为拿破仑的军官演奏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其实在此之前,贝多芬曾与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公爵给予贝多芬的不仅仅是资助,还有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于一个初到维也纳的毛头小子来说,这是一段十分值得感恩的情谊,我们可以发现贝多芬年轻时的很多作品,都与这位公爵有关。
亨德尔的《看,英雄凯旋而归》,本是一部光辉的庆贺作品,贝多芬则采用12段的变奏和大提琴与钢琴的表达。这里面包含有更加细腻的情感,是一种烫手的情感诠释。
主题以简洁的篇幅和庄重的气质呈现之后,第一段变奏由钢琴独自完成,送出古典美感和轻松情绪;大提琴揭开第二段变奏,钢琴做小鸟跳跃一般的陪衬;钢琴增强、快速的演奏是第三段;当提琴舒展出优雅又忧伤的小调旋律,是第四段;钢琴以轻巧的姿态展开第五段变奏,引导着提琴前进;随后两者演绎着轻松又惬意的卡农……快速、明朗的第七变奏;骤强又有着舒缓插部的第八变奏;缓慢而宁静的第九变奏;快板奋进的第十变奏;悠长的慢板而充满抚慰气质的第十一变奏;一个感谢式的结尾语气,快板送出的第十二变奏。
每一个变化,都引领出一个精彩的变奏,每一个变奏,都微缩了一段美好的经历。十二个变奏里,钢琴和大提琴的个性清晰,却亲密无间的走到了一起,共欢欣、共慰抚。他们或许代表着公爵夫妇和贝多芬,又或许代表着公爵夫妇,总而言之,真是令人感动的情谊。
今后贝多芬倔强的断交,或许是出于某种失望,或许是受到了莫大的伤害,曾经的友谊变成了唏嘘往事。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永远要基于充分的理解,还有随时不能丢的相互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