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Tchaikovsky,1840-1893),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十岁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1862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他惯于采用起伏的相对主题,利用音乐形象来表现生活中各种心理和感情状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贯穿着他全部的创作活动,他主张音乐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着称,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透过他的艺术珍品,人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探索着人生的奥秘。
《C大调弦乐小夜曲》(Serenade in C for Strings, Op 48),作于1880年,同年12月3日由莫斯科音乐学院师生合奏演出,初演即取得极大成功。翌年10月又在彼得堡俄罗斯音乐协会的演奏会上正式公开演出。柴科夫斯基十分钟爱小夜曲的写作,并写过好几首不同形式的小夜曲。《C大调弦乐小夜曲》从结构上看,与莫扎特《弦乐小夜曲》相似,也有四个乐章。作曲家本人也承认,他的作品是受了莫扎特的影响。他说:“在这部作品里,第一乐章,是我向莫扎特表示经意。我不是有意在模范他的风格。如果人们发觉我与所循的东西相差不远,那我也会引以为荣。”当您仔细聆听这部乐曲的时候,相信您会感受到:既是如此,它仍然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俄罗斯民族风格的小夜曲。全曲共分4个乐章,音乐选自第2乐章:圆舞曲(Waltz)。采用三部曲式,G大调,中速3/4拍子。乐章主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轻盈舒展,典雅柔美,充满青春的活力。柴科夫斯基表述为:“甜蜜地、且极尽优雅之能事。”(ingia)
爱乐随笔
老柴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他的音乐也倾向于尽可能的细腻和抒情;老柴又是一个封闭的人,音乐对于他不仅仅是生计,只有徜徉在创作里,他才可以尽情的寄托心绪和传情达意。
C大调弦乐小夜曲,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品,最优美的旋律,最波折的情绪,以及多多益善的弦乐表达,凝聚着作曲家最为复杂的情感。
让我们回忆一下第一乐章,第一主题色彩浓烈,结构简单又跌宕起伏。在不同的版本里,我们可能感受到壮美,或者凄美,或者摘掉耳机逃走……一种骤然释放的压力感呈现出来,并在渐弱里沉寂。随后,流畅的第二主题开始,在逐渐淡化的忧伤情绪里,一种勃勃生机随着中庸的快板慢慢生长。结尾第一主题的重复,仿佛不再那么尖锐,而是浸透着坦然和眷恋。
第二乐章的圆舞曲,柔美飘逸。如果弥留着第一乐章的听感,此刻便身置梦境一般。音乐充实着欢快的形象,仿佛是芭蕾舞音乐里那个开朗的、极富创造力的老柴回来了。挣扎在沉重的和美妙的两个世界,两个乐章用鲜明的对比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讲述着老柴最真挚也最矛盾的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