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音乐时空 > 现代音乐 > 正文

郎朗的钢琴家梦

2003-11-27 22:44:14    北京青年报

编者按:曾看到郎朗的话“不拒绝包装 古典音乐不拒绝时尚”。
曾看的《芝加哥论坛报》上“郎朗是我所遇见的最出色、最令人激动的键盘音乐的天才。打动人的不仅仅是他高超的技艺,更是隐藏在技艺后面的对音乐深刻的感悟和敏锐的知觉。”

我初识郎朗是在1996年4月份,那是他获得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第一名的第二年。郎朗和他辞去公职的父亲郎国任租住在白纸坊一座条件简陋的二层筒子楼里,厨房、厕所都是公用的。他们住的一居室里,除了一套好一点儿的音响设备和一台必备的星海牌钢琴外,连电视机也没有。这是父子俩刻意营造出的紧张、充实的奋斗环境。

郎朗每天过着学校、家两点一线式的学生生活。上午到校学习文化课,下午在老师赵屏国的指导下练琴。有时父亲也会在一旁与他一起探讨、研究。上完一天的课,14岁的郎朗会与所有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一样,背着书包,怀揣着公共汽车月票往家赶。到家后,郎朗要在那台星海牌钢琴上继续练琴。父亲要是回来晚了,郎朗就会一个人到小铺里花几元钱买碗粥、一屉小笼包,填饱肚子。

我与郎朗打了几天的交道,发现他已是一位朴素、开朗、平易近人、少年老成的“小大人”了。这时的郎朗已收到邀请准备到国外演出,他的父亲正忙着办理出国手续。不久,又传来消息,郎朗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退学,去美国发展。

这一别就是四年多。

在这几年里,郎朗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克蒂斯音乐学院;与IMG经纪公司签约;在美国唱片排行榜上,郎朗录制的CD排名第4位。在世界上,经纪公司代理的钢琴家有500多个,但常年能和著名乐团合作的知名音乐家只有20-30人,郎朗已跻身其中。

回顾过去,郎朗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父母为了我放弃了自己的发展,尤其父亲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美国巡演,父亲每场都跟着我,我与他有很好的默契关系,是别人想象不到的,我们之间有许多相同点。今后,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报他们。”

今年18岁的郎朗目光炯炯、充满朝气,郎朗酷爱篮球,对NBA的行情了如指掌,“没有了乔丹的芝加哥公牛,如今已经成‘母牛’啦!”一说起NBA,郎朗有说不完的故事。

现在的郎朗举手投足之间,显露着职业钢琴家的成熟,他对销量、上座率这些字眼有着职业的敏感。郎朗还十分重视对东、西方文化的学习,不仅读完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还购买了唐诗、宋词。

他说:“在国外演出,不管你把人家的艺术表现得如何纯粹,你的面孔依然告诉人家,你是中国人。所以,我要用我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找出它们在艺术表达上的共通性。我要为中国人争气。”


郎朗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在国际大都市中与知名乐团演奏;一个是与世界级乐团在自己的祖国进行演出,第一个愿望已经完成了许多,第二个愿望也已经在6月1日实现,这对于一直深爱着自己祖国的郎朗来说,他的内心是多么的难以平静。

郎朗艺术简历
3岁开始学钢琴

9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学习

12岁获德国埃特林根国际音乐比赛第一名

13岁获柴科夫斯基钢琴比赛第一名

1997年获美国费城科蒂斯音乐学院奖学金
师从著名钢琴家加里·格拉夫曼学习

1999年8月在拉韦尼亚音乐节上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 第一钢琴协奏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