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随笔 > 正文

《小团圆》究竟泄了张爱玲什么“秘密”?

2009-04-09 19:14:29    妖若芷水/腾讯博客

编者按:张爱玲的《小团圆》一直以迷题的形式存在着,而现在,它终于褪去了那环绕着的迷雾,不顾世俗的风言风语,那样光明磊落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1976年,55岁的张爱玲完成了“自传”长篇小说《小团圆》,然而,这部糅合了她家史和情史的小说当时却没有得以出版。此后,张爱玲在给友人的书信中提到,要销毁《小团圆》手稿。这也就意味着,这位传奇才女希望这部倾注了自己毕生心血的小说永远“不见天日”。

今年2月23日,《小团圆》由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发行。《小团圆》究竟写了什么?张爱玲当初为什么不愿出版甚至要销毁这部心血之作呢?

谜题 《小团圆》是心结也是牵挂

《小团圆》创作于1975年,对于已过天命之年的张爱玲来说,青年时代的往事虽如过眼烟云,却又历历在目,于是付之纸笔,像写一部自传似的记下了一生中她认为值得记下的东西——人际、情感、学业、思想、精神。在创作的过程中,张爱玲始终保持与好友宋淇、邝文美夫妇的书信往来。在1975年8月8日的一封书信中,张爱玲写道:“《小团圆》越写越长,所以又没有一半了。”此处提到的“一半”很可能指的是张爱玲原本要写的“自传人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认为:“张爱玲那时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回忆起年轻时的往事,还是能怀着那么丰富的感情去记录它,这是一个文学创作家、一个艺术家的不凡之处。”

1976年3月,《小团圆》完稿后,张爱玲把稿件的正本与副本寄给了宋淇夫妇。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张爱玲在小说中所提及的一些人和事,宋淇劝阻了张爱玲发表《小团圆》。他建议张爱玲对小说中的相关情节加以修改,从而可以顺利出版又不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张爱玲虽同意此举,但一直没有改妥。

1992年,张爱玲在给宋淇的一封书信中明言“《小团圆》小说要销毁”。1993年,台湾皇冠出版社的编辑陈乐华就《小团圆》的出版事宜和张爱玲进行了接洽。皇冠方面希望能出版当时尚未问世的《小团圆》和《对照记》,张爱玲表示《小团圆》还在修改之中,她在信件中写到:“《小团圆》应尽早完成,不再对读者食言。”由此看来,张爱玲对于《小团圆》的态度始终不明朗,这部凝结了她毕生心血的作品既是她的心结,也是她的牵挂。

1995年,张爱玲于美国洛杉矶辞世。她将遗产全部赠与了宋淇夫妇,而《小团圆》的手稿一直在皇冠出版社保存至今。今年,宋淇夫妇的儿子宋以朗最终确定让这部尘封了33年的作品问世。

《小团圆》究竟写了什么?泄了张爱玲什么样的“秘密”,让它的出版“道阻且长”,同时又让张爱玲“爱之深,责之切”?

密码一 家史

家丑外扬 豪门中落

“蹉跎暮容色,煊赫旧家声。”这是《小团圆》的女主人公盛九莉的祖母写下的集句,借九莉的三姑母楚娣的口说了出来。这十个字大概也正是张爱玲试图在《小团圆》中讲述的内容——煊赫旧家声已在苍茫暮色中被蹉跎尽了。

16万字的小说中,描述家庭生活的篇幅几乎占了一半。盛氏一门,旁枝颇繁,小说中出现的主要家庭成员就有十来个,他们围绕着九莉铺展开一幅高门深府的生活画卷,这不由让人联想到张爱玲的家世。她的曾外祖父是李鸿章,祖父是当年李鸿章的幕宾张佩纶,在同治、光绪两朝官至左副都御史。中法战争中,清政府马尾战败,“丧师辱国之罪,张佩纶实为魁首”。

到了张爱玲的父亲张廷众这一脉,家道中落。张爱玲的中篇小说《创世纪》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遗老遗少没落贵族的生活画卷。

怨恨纠葛的母女关系

《小团圆》中除了女主人公九莉外,出场率最高、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恐怕要数九莉的二婶蕊秋了——由于九莉自小被过继给了大伯,所以,她管亲身父母叫二叔二婶。九莉与二婶的关系并不融洽,甚至隐约有仇恨的感情。许子东教授指出,张爱玲想写的其实是她与母亲黄逸梵的关系。“很奇怪,九莉的父亲(二叔)又吸毒又纳妾,对九莉动辄打骂,九莉对他却没有多少怨恨。对照一下张爱玲和她母亲黄逸梵的关系,黄逸梵是位开明的家长,带着张爱玲接受西方的文明教育,鼓励她社交,可从小说中不难看出,张爱玲对母亲的感情是仇恨的。”

许子东教授列举了小说中的若干细节来佐证:其一,九莉曾对人说过“我想多赚点钱,我欠我母亲的债一定要还的”;其二,蕊秋曾自作主张地赌输了九莉八百元的奖学金,这件事让九莉记恨了很久;其三,蕊秋从不在外人面前夸女儿漂亮。

对于第三点,许子东教授解释道:“这其实是受传统道德观的影响,中国的父母很少在外人面前夸奖自己的孩子,认为这是必要的‘谦虚’,就像中国古代的男人称妻子为‘贱内’、‘拙荆’,也从来不会在外人面前夸奖妻子漂亮,因为他潜意识里就认定了这是属于他的东西。但是对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会因此而记恨。”

在希腊神话中,除了俄狄浦斯的恋母仇父情结外,还有一个相对应的恋父仇母情结——伊利克特拉情结。张爱玲的作品中时有这种情结的表现。在她的短篇小说《心经》中,描述的就是父女间除了亲情之外的另一种隐秘的情感。《小团圆》中九莉对母亲蕊秋的怨恨情感,是否也是这种情结作祟,对此,“张学”专家陈子善和著名作家王安忆均表示不方便探讨。

密码二 情史

亲身经历融入故事情节

《小团圆》半写家史半写情史,主人公盛九莉与邵之雍的爱情正是张爱玲自身的写照。张爱玲对《小团圆》的自我解读是这样的: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倘若说《小团圆》要写的是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情,这场爱情与张爱玲其他作品中的爱情的不同之处想必正在于,张爱玲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代入其中,使“盛九莉的爱情”变成了“张爱玲的爱情”。

许子东教授曾解读“小团圆”这一名字的意味:“小说有个美满的结局我们称之为‘大团圆’,但在张爱玲的这部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爱情最后并没有得偿所愿,不是一个美满的结局,所以称之为‘小团圆’。”这恐怕也正与张爱玲道出的“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相吻合——那幻灭了之后还存在的“一点东西”就是不够“大团圆”的“小团圆”。 隐私情节不可改只能毁

张爱玲将自己人生中的很多际遇写进了小说,这些际遇可说是“隐私”。将“隐私”完全暴露在文学创作中,而且确如宋淇先生当时在书信中告诉张爱玲的:“一定会有人指出,九莉就是张爱玲……那时候,你说上一百遍:《小团圆》是小说,九莉是小说中的人物,同张爱玲不是一回事,没有人会理你。”

宋淇的顾虑加上张爱玲的犹疑,足以使人猜测到,暴露在小说中的张爱玲的经历多少是有些不光彩的,或者说,是不符合正统的道德情操的。一如《小团圆》中关于家事部分的描写挑战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亲情观,《小团圆》中的情事描写挑战的恐怕就是传统的爱情观和婚姻观了。

密码三 文学史

出色运用意识流手法

《小团圆》中运用最多的文学手法要数意识流了,这在张爱玲的其他作品中并不多见。著名主持人窦文涛指出,张爱玲出色地运用了意识流的笔法,场景的飞快转换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读来令人心惊、叫绝。

此外,台湾媒体对《小团圆》中大胆的情爱描写给出了“天雷滚滚”的评价,事实上,此言实有夸大之嫌。张爱玲并没有将《小团圆》写成一部“不堪入目”的情色小说,所谓“天雷滚滚”的描写在整部小说中占的比例可谓少之又少。

《小团圆》即将在大陆发行,这部未演先热的“遗作大戏”究竟将会在“张迷”心中占多大的分量,与其他脍炙人口的作品相比,张爱玲在书信中“不愿辜负”的读者们又会给它亮出几分?我们拭目以待。

[编者手记]要看八卦者,别买《小团圆》

写自传是文人骚客的惯例,编的故事多了,到年老时难免想要为自己立传,更何况自视甚高如张爱玲。她认为自己是磊落的,没什么见不得人,她想把自己的故事告诉众人。但她当时毕竟已声名在外,又清高,即便她人在美国当时也没有网络,她仍是在乎的,所以不想给别人落下口实——更不能由她自己“造孽”。

她多次修改乃至重写以促成出版,她在还原真实和隐瞒细节中矛盾着,所以怎么改都不满意,于是她渐渐烦躁,把心一横,“不改了,烧了拉倒”。所以,《小团圆》归根到底是一个半成品,这是导致这本书被人诟病内容烦琐、人物混乱、交代不清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来,关于张爱玲的“遗作”总是滴滴答答个没完没了,从《同学少年都不贱》、《郁金香》到《小团圆》,据说,《描金凤》未写完,还有以张学良将军为原型的英文版《少帅》……张爱玲的遗物不过三四只纸板箱,到底是她生前笔耕不辍,还是出版社有意待价而沽?难怪坊间关于作品真假的辩论始终不断。

张爱玲的财产执行人宋以朗以为,30年前因为当事人尚在人世,会借《小团圆》的出版来散播不利于张爱玲名声的言论,毁其形象,所以留到如今出版,以“读者需要”之名看似义正辞严,但真的妥当吗?

出版社在宣传上打上了“张爱玲自传”,省去了让读者猜度的麻烦,“很负责任”地欢迎读者对号入座——这部名为《小团圆》的电影中,“盛九莉”就是张爱玲扮演的,“蕊秋”是张爱玲的母亲、“楚娣”是姑妈、“九林”是弟弟、“比比”是炎樱、“文姬”是苏青……

这是读者需要还是出版误导?出版一本半成品,对作者和读者来说本来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网络里,人们把徒有虚名的帖子称为“标题党”,《小团圆》无疑就是“标题党”,在它的宣传造势里,“不伦恋”、“露骨词”等赫然醒目,吊足读者胃口。其实,文中的“精华”就在新闻宣传里,换言之,如果你是冲着某个“宣传包装”去的,那你完全不必掏钱,也不必忍受16万字的繁杂,看看网上的宣传文章就可以完全掌握了,“精华”其实只有这些。

即便张爱玲真的在美国堕过胎,又怎样呢?中国人讲究“逝者为大”,对去世的人说三道四是不道德的,张爱玲本来就是一个超群的奇女子,她所经历的事情不过是为她的离经叛道下的注解,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这是一个八卦的年代,但可不可以放过这位已经作古的女士?有人如果要娱乐,有很多事情比张爱玲的事情更适合八卦,王菲复出身价几何,刘德华几时结婚生子,这都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小团圆》影响不了张爱玲在文坛的地位和名声,炒作迟早会过去。更何况,外界是非从来不是张爱玲那阅尽人世苍凉的心中在意和关注的。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