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杜甫之所以让世人所怀念,或许就是他的现实,他的普通。小小草堂孕育一代诗圣,大大雄心表现爱国情操,这便是杜甫,现实的圣! |
|
我对草堂富有深情,对杜甫草堂一直神往。
在学生时代读到、后来教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我都一往情深格外投入。今天因参加名师成长论坛大会,首次到成都。我报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谒杜甫草堂,我置身其中感触真的不一般。
如今的草堂经历代扩建规模很大,亭台轩榭宫阁池塘花草树木……建筑精致齐全;名人题刻比比皆是,文化积淀日益深厚,但我真正喜爱倾心的还是“茅屋景区”,那儿才体现出杜甫当年的生活状貌。那掩映在翠竹古树下的几所茅屋,石柱竹篱茅苫石阶,宽敞典雅古朴,想必比杜甫当年的讲究多了。草堂的真容真貌已叫风卷雨打无法考证了。但不管怎样,我进入草堂就觉得非常熟悉非常亲切,犹如进入自己的家门。
这种感觉事出有因,我16岁前也一直住草堂,只是没有眼前的那么讲究而已。我故园是由三座茅屋组成的一个自然村,名叫雁上唱。风光秀丽,大雁经过都要叫几声,故名。石拱桥小清溪修竹茂林隐蔽着五间草庐,这便是我的旧居。我小时不自量力在门上贴上一联:门对青山连东海,户依翠竹接蓝天。 茅屋,给我留下忘不了说不完的话题。其中盖茅屋和补漏二事难以在我的记忆中抹去了。 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家响榔兴——考取功名,结婚,建房,这是过去人生的三大件。对住茅屋的人家而言,盖茅屋自然是大事一桩了。山里人直接的邻居虽不多,但间接的邻居——隔山邻居可多了,十里二十里内的都常往常来息息相关。盖茅屋用到最多的原料是茅和竹。竹,自己园子里多的是;茅得靠大家帮忙。秋后就得筹备,备足粮食蔬菜,央请邻里亲友数十人砍几天,堆积如山。晒茅可是自家的事了,晴天摆开下雨收拢,要忙乎半个月。第二道工序是织茅苫,这也是大工程,得请众人帮助。织者坐在高凳子上,为了保护裤子,膝盖上铺着麻布旧衣裤之类,横着一条竹竿,竿底部剖开,将有韧性的茅草作为织线嵌进去;分茅者坐在矮凳上,膝盖上也铺着一层旧布,一股股均匀地分到织者手中,这通常由小孩或妇女担任。织者呼呼地接过茅,放平齐,将茅的底部折一下缠到竹竿上,敲敲打打,使之坚实平整利水其厚度远不止“三重”,织毕还得用竹靶靶顺叠放。内行的如巧妇织毛线,三下五去二,分者供不应求。第三、四道工序是拆旧屋建新舍,两项必须在一天内完成,不然下雨就无处藏身存物。必须选择黄道吉日——晴朗天气。拆茅屋是又脏又累的活。住茅棚之家一般用平灶,不设烟囱,青柴猛火烟熏火燎烟油焦黄烟尘倒挂,这样茅屋才牢固。不然会被蛀虫白蚁咬,易朽易腐寿命不长。因而拆舍时焦碳似的旧苫遍地狼藉,灰尘飞舞弥漫山谷,如浓雾弥天,大家一阵子干下来,满面灰尘,连口里吐出的鼻子中擤 出的 全是黑乎乎的,一个个都成了白居易笔下的卖碳翁。 拆也不是全拆,柱梁竹架保全着,并增添加固,竹竿粗细纵横,愈密愈牢。盖茅苫是紧张的劳动,分两批人马:个子小的轻的在屋架上;大的重的有力气的在地面上背茅苫。两人背一领苫,用丫字形的茅苫叉将苫高高举起,高喊一二三一齐抛向屋架,架上人接住,浪动几下,使之平直,用篾捆扎在竹架上。如此一层层盖到栋边,剩下露天之顶,顶上是最怕风雨的地方,如何处理?聪明的先人发明了用撒草盖顶法: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或茅草,用两根竹竿将两边压下,使之成A状。那么如何固定两根竹竿呢?又是用篾,薄薄的篾咋能穿透厚厚的茅草呢?用一根打洞竹把篾引过来,多层捆扎,为了防止漏水又在两竹竿上横一捆稻草,名曰“茅狗”——因而这里岂止“三重”,30重也不止哩。 麦秸不到两年,稻草屋一般三年,茅屋修修补补可住十年以上。住茅棚的人最怕的是狂风加暴雨。风雨一肆虐,我们的竹木柴草都会号叫:呼呼,嘘嘘,轰轰……尖叫不止,尤其夏秋季节,台风袭击,那简直令人心惊肉跳寝食不安。狂风袭来,别说烟尘如大雪纷飞,整座茅庐都咿呀直叫,似要倾倒;山洪直窜,屋内流淌着小溪。忽而这儿茅苫给风掀起,天窗洞开雨水直注,我们急忙拿蓑衣斗笠脸盆脚盆去抗洪自救;忽而那边又出现洞天茅扉,我们又得赶去挡风遮雨——寻找羊毛毡尼龙薄膜,拨开一寸多厚的灰尘,顶起沉重的茅苫将材料塞进去,渗透着烟尘的漏水流下来,头脸身体无处不黑,似从墨缸里上来。“满面烟尘十指黑”——一点不夸张,有过之而无不及。 母亲告诉我,茅屋曾罹灾难:五十年代末——在我出生不久,一天夜里风雨大作,屋旁有数百年历史的大枫树给吹断一枝压到茅屋上,整个屋架被掀翻。一家人在狂暴的风雨中浑身淋漓,四面黑洞洞的,她紧抱着我,我只顾哇哇大哭,正在上天无门入地无路的时候,父亲急中生智,打开谷仓,全家躲了进去。待到天明,什么都湿漉漉的,煮不成饭,填不饱肚子,事后我二姐大病一场……母亲讲到此事无不声泪俱下,因此我们都后怕,对暴风骤雨有着潜在的恐惧感。在我童年的心目中,盼望每天都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身在杜甫草堂自然忘不了那首充满人道主义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是诗人50 岁、入川三年后写的。诗人经历了长安十年的悲辛潦倒的生活,又遭遇“安史之乱”长期的流浪。“入门闻号洮,幼子饥已卒”诗人最小的儿子活活饿死。759年他流浪到成都,依靠亲朋好友的帮助好不容易在此盖了草堂,勉强有个安身之处,但仍然贫病交加。他说:“巴蜀来多病”、又道“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可见诗人当时生计艰窘。是个真正的无产者。诗人在此居住时间共三年零九个月,流下240多首诗。他如果在别处没住过草堂,时间还不到我的四分之一。不知郭沫若先生有无住过草堂,他在大革文化命时期出版的《李白与杜甫》, 仅凭着“卷我屋上三重茅”一句,就判定杜甫是地主,。他说茅屋有三重厚,这说明杜甫富有,穷人有钱盖三重厚的茅屋吗。这有点牵强附会,叫人难以苟同 ,一重茅能挡风遮雨吗?个中奥秘只有盖过住过草堂的人才知道,才有发言权。 苏东坡考察了石钟山命名的由来,找出的原因倒不一定科学,但得出的结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倒是真理。 我转过一弯,眼前赫然呈现郭沫若先生1953年撰书的对联,云: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倒贴切中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