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们不需要将英雄神化。至于这个世上是否存在英雄,我也是不知的。 |
|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四十周年前夕,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展出了雷锋生前戴过的一块手表,与此同时,许多媒体也刊登了雷锋的一张戴手表的照片。以前出于宣传考虑没有公开过的手表和照片现在公开了,不禁引人思索。
戴了手表的雷锋让人觉得更亲近、更真实。它把雷锋还原为一个更真切可感的普通人。那张印刻在几代人心目中的雷锋头像,连眼睛里都含着笑意--雷锋本来就是一个可亲可爱的人。但多年的宣传需要使雷锋慢慢变成了一个高、大、全的形象,像神一样罩上了光环,其光辉形象也离我们渐渐遥远起来,再加上后来每年举行的学雷锋活动中的个别形式主义做法让人心生反感,雷锋精神的宣传和学习活动也在一些地方打了折扣。现在媒体报道了戴手表的雷锋,把雷锋还原成了活生生的人,效果很好。
雷锋戴了手表,并不影响我们今天宣传雷锋精神,更不影响我们向他学习。雷锋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戴了手表,并不影响他雨夜送大嫂,也不影响他帮助战友修车。我们今天也不会因为雷锋当年戴过一块手表就认为他不艰苦朴素,就认为他不够格作我们的榜样。对雷锋的其他品质,比如钉子精神,比如螺丝钉精神,我们也在与时俱进中注入了新的理解并将它发扬光大:人人挤时间争先恐后学习、充电,参与社会竞争,这不是雷锋的钉子精神吗?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敬业爱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力,这不是螺丝钉精神吗?学习雷锋关键是学习他的精神,谁也不会因为他戴过手表就认为他不值得学习了,这是需要澄清的认识。
由此想到我们的典型宣传问题。我们树立的典型都有感人的事迹,突出的成绩,堪为典范和楷模。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让我们觉得遥远,觉得难学。比如说,某报宣传一个典型,常年工作在外地,父亲去世了他没回家,母亲去世了他仍然没回家,现在妻子又病重,他还是坚持工作不回家。这样的典型固然很敬业,但少了人情味儿。再比如,宣传某个典型常年带病工作,即使生命垂危仍不离岗,直到死在工作岗位上。这样的典型也很感人,但未免不近人情。这样的典型,优秀是优秀,但遥不可及,难以学习。我们的典型宣传,常常不自觉地把事业和生活对立起来,把事业和人性人情对立起来,以为二者不可兼得,只能二取其一。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同志既在工作和事业上成绩突出,又生活美满,这类人触手可及,可亲可敬,也是我们效仿的榜样。媒体也应该树立和宣传一下这样的典型。
出于宣传需要,典型常会成为某种抽象精神的化身,并最终成为一个符号。这是现在某些典型宣传易入的一个误区。作为符号的人是单面的人,不是立体的人、丰富的人;作为符号的人是干巴的人,没有七情六欲,没有血肉。鉴于此,典型宣传不要把典型理想化,他们只不过是做出了一些成就的普通人;同时,也不要把典型符号化,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工作和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可亲可近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