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杂文 > 正文

商业大片毁掉了电影

2008-03-21 21:32:31    世界博览

商业大片一直存在,但从未像今天这样集中过。好莱坞巨制汇聚了最优秀的演员,汇集了人们的智慧,还占据了所有投资,然而我们看到的只是精彩的飞车追逐和电脑特技。观众对于画面细节越来越苛求,却不再关心情节。电影越来越空洞了,是否因为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越来越肤浅了呢?
张卡卡
电影大片统治

好的电影和票房奇迹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吗?在好莱坞,一切似乎都没有规律可循。想当年,没有人看好《乱世佳人》,所有的人都认为它会一败涂地,可是结果却恰恰相反。被上了一课的电影人于是赶忙照方抓药,一时间模仿者纷纷出炉,而且他们全部遭遇了票房滑铁卢。斯皮尔伯格在指导《大白鲨》以后,一度认为自己的电影生涯从此以后就会一蹶不振了,事实上他却因为这部电影名声鹊起。《泰坦尼克号》公映的时候,舆论普遍认为它会使一个收不回成本的大黑洞,而它却一口气席卷了近19亿美元的票房。这就是好莱坞,永远都不缺烂片子,而总多的票房奇迹当中,也起码有一半都火得莫名其妙。

毫不客气地说,这些年来电影一直都在苟延残喘。毫无新意的续集、无处不在的电脑特技和影片背后老奸巨滑的企业集团,已经把电影这门曾经的艺术毁得差不多了。1895年,世界电影史上第一部商业片在巴黎上映,5年后,电影发明人之一的路易斯·吕米埃郑重其事地说,电影周是一个新鲜事物,它是不会有商业前景的。他做了一个当时看上去很明智的选择:毅然离开了电影圈。而一百多年以后的今天,电影不但成了美国仅次于航天工业的第二大出口产业,每年世界各地的电影颁奖典礼还会吸引全球数十亿人的目光。

让人费解的高票房

即便如此,以美国著名的电影评论家大卫·塔姆森为代表的很多人还是坚持说,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他撰写的《整体方程式:一部好莱坞的历史》里,花了整整290页描写好莱坞最初的50年,而最近的五十年却只寥寥写了80页。塔姆森毫不掩饰对过去的怀念,他说好莱坞精品辈出的年月只有两次:第一次是1927年到1948年,那时第一部加入对话的电影《爵士歌王》问世的年代,也是电影制片方和院线脱离关系的年代;第二次是有《雌雄大盗》和《大白鲨》见证的1967年到1975年。对于现在的票房飙升的所谓“好莱坞大片”,它明显不屑多说。在《星球大战》的影评下面,他只冷冰冰地写了一句话:“我实在无话可说”

而就是这么一部让塔姆森无话可说的电影,对其他人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对许多导演和制片人来说,《星球大战》才是整个现代电影史真实的开端。如果一个不懂欣赏《星球大战》或者是《E.T.》这样的片子,那他压根儿就无法欣赏现在的电影。
不过,虽然票房一片红火,但是好莱坞确实走上了衰落之路。最让人费解的是1996年那部漏洞百出的《独立日》的成功;而后,就连制片方自己都不喜欢的影片《哥斯拉》在1998年的票房上占据了第三的位置;《珍珠港》那样毫无建树的烂片吞下了4.5亿美元。虽然吕米埃没能看到电影蕴藏的巨大商机,但是同一时代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早就说过了,电影,分明就是一只“下金蛋的鹅”。

电影和观众都在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影本省和观众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世纪40年代,电影向来是和美丽的梦幻联系起来的。悉尼讲究的镜头语言,若有若无时隐时现的背景音乐,再加上黄昏暗淡的电点灯光,让人陷入一种一阵一家的美好幻觉当中。电影《夜长梦多》1946年上映,但是在影片拍到一半的时候,熟读剧本的导演霍克斯不得不打电话给编剧钱德勒,因为他是在搞不明白,待底是谁杀了影片中的一个角色;而钱德勒说他也不知道,剧情留下了太多可能性。

也许你并不会沉溺于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美感,但是也千万别把这简单看作是怀旧情结。在《夜长梦多》上映的1946年,每周光顾电影院的美国人数是1亿人,而当时的人口只有1.4亿;60年后的今天,美国人口已经达到2.95亿人,而每周去看电影的人却减少到了2500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的电影体验是由5美元一桶的爆米花和3美元一瓶的矿泉水组成的。20分钟的商业广告,电影院线的宣传片,下个节日要上映的影片预告,苦苦等待这些片子播放完毕大片终于开始了,可是还没过20分钟很多人就已经不耐烦了。虽然大家蜂拥而至,但是似乎没人真正喜欢看电影了。

好莱坞大片虽然叫好的不多,却基本步步叫座。这无疑要归功于多年摸索出的运作模式和商业规则,而今这种把电影商业化运营的方式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大腕云集”就是叫座的第一法宝。虽然也有像《独立日》之类的特例,但是一般情况下,投资方都不会冒着亏本的危险在大片中启用名不见经传的二流演。就连给动画片配音,那都马虎不得。比如给《怪物史莱克2》中的动画角色配音的,就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大明星:麦克·迈尔斯、埃迪·默菲还有卡梅隆·迪亚兹。只要在录音棚里泡上几天工夫,他们每个人就能收入1000万美元。不过对制片方来说,这笔钱绝对是花在了刀刃上。

电影营销则是好莱坞商业化运作模式当中最关键的一环。在1975年,由极大点音公司出品的一部电影营销费用不过也就是200万美元;而到2003年,这个数字已经激增到了3900万美元。离电影上映还远着呢,宫总的生活里却已经到处是这部电影的银子了:从电视里播放的预告片,各大媒体中主创人员的专访,到电影幕后男女主角的八卦消息,真是应有尽有,想不知道这部电影那简直是太难了。

赢得第一周就是胜利

所有这一切努力都是为恶劣让人们在电影上映的第一个周末就奔赴电影院,毫不犹豫地掏腰包买票。虽然这表面看上去似乎有些一厢情愿,但是在强大的营销攻势下,大家的确是趋之若鹜。不言而喻的事,如果不是第一个周末就要先睹为快,大家明明可以选择在日后人少的时候去电影院好好享受,到时候不用早早去排队就能挑到很满意的座位。但关键在于,周末一过,当同事们纷纷谈起这部电影的时候,毫无摊子的你会被看成是一个失败的落伍者。正是这种从众心理让电影发行商们轻松捏住了观众的死穴,而他们也颇为精明斯和放映商达成协议:第一周收入的大部分都片商所有,由的时候这个比例会高达90% 。即使随后的几周里票房大跌,但只要在第一周拥有舰艇大票房就意味着胜利。

而对于各大院线来说,他们的一条重要收入来源就是大厅里那些小商品的摊位。爆米花、苏打水、润喉糖、膨化食品……虽然个个看来都赚不了几个钱,但是要知道,放映商35%的利润都隐藏在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东西背后。

起初,好礼物的制片公司在投资和发展自己的院线的时候,和放映商达成了一项协议:要想购买它旗下的一部大制作电影,那么就必须连带买下它当年计划完成的其它影片。所以那个店带自然就呈现了一种百花齐放的态势。然而后来当这种防火斯淡出历史舞台以后,制片商把目光转向投资后报率高的所谓“大片”上,一心钻研如何能将利益最大化。“同步上映”成了他们制胜的法宝。虽然《黑客帝国3》被骂得狗血喷头,但是制片商们根本就不在乎,因为全球同步上印的魔力让1.8万个电影院中积满了各色人等,一个周末完全就能收回全部投资。大部分好莱坞大片在第二周的人气就会暴跌50%,《绿巨人》更是创下了第二周票房狂跌70%的记录。不过这对制片方艾说都是家常便饭了,只要能挺过第一周,那就是完胜。

电影产业链

在好莱坞每年出品的两百多部电影里,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够成为横扫票房的奇迹。虽然人们也冠冕堂皇地谈起一些小制作电影,但是要和那些烧钱的大片所取得的票房相比,简直就不值一提。像《酒杯人生》这样口碑颇好的电影,因为没有大明星的加盟,没有市场化的运作,虽然取得了2200万美元的票房的不俗成绩,但和大片相比那就太小巫见大巫了。像《特洛伊》这样大家公认的烂片都轻松赚得5亿美元的票房。虽然在美国国内被骂得体无完肤,但是在这个全球化笼罩的世界里,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特洛伊》73%的票房收入都来自海外。

1993年,好莱坞的海外票房占到了票房总量的60%,为了迎合这种趋势,制片商民绞尽脑汁讨好观众:女人基本没有什么对话,男人不是在开车就是在打砸抢,要想让海外广种看这着不那么费劲,肢体语言开始占据越来越多的比例。在长达两个小时的《终结者》当中,施瓦辛格总共只有17句台词。不管对话写得多么轻松有趣,这都不是海外观众关注的焦点,就连美国本土的观众似也都厌倦了大段地对白。

不过,票房只是电影产业赚钱的诸多途径当中的一条。好莱坞大片早就已经不单单通过卖票或是卖DVD挣钱了,每部大片都会带来让目不暇接的衍生产品:漫画书、电脑游戏、原声大碟甚至是印着电影海报的饭盒。《侏罗纪公园》就以片中的恐龙形象为原型,设计了上千种恐龙玩具。而《蝙蝠侠》的票房收入仅占总利润的25%,其他3/4的收入都来自周边产品。

好莱坞大片意味着一个彻头彻尾的经济行为,有些电影甚至看起来像一个个广告串连起来的大广告片。植入式广告这种模式被引入电影之后,《明日帝国》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之作:在这部片子里,频频出现在荧幕上的是VISA信用卡、宝马汽车、喜力啤酒、欧米茄手表、爱立信手机还有欧莱雅的化妆品。

追求利益并不可耻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所有这些电影推销手段在好莱坞都是老套路了。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追逐利益。虽然如今的营销手段看起来花样繁复,但从根源上讲并没有什么本质变化。从上世纪50年代有了“好莱坞大片”这个词汇开始,各式各样的营销方式就一刻都没有停止过。虽然制片方已经不再选择百货公司的大楼进行橱窗展示,但这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产生了变化而已。

追逐利益是可以理解的,就算演员漫天要价也没什么不行,毕竟他们作为影片本身做出了很多贡献,而且如果演技遭到之一会对他们的星途产生巨大影响。而影片幕后的操纵者不但不承担任何风险,还可以优哉地分上一杯羹。甚至导演也是这些不劳而获的人之一。1980年投拍的《天国之门》耗资4000万美元,却因迈克尔·西米诺怪异的剪辑手法二线的内容单薄、结构松散,这部公认为灾难性巨片的影片一败涂地,几乎毁掉了出品方联美国电影公司。

既然说到了联美国电影公司,我们就干脆来追根溯源一番。这家公司是在1919年成立的,当时卓别林、范朋克、壁克馥和格里菲斯厂里公司的初衷是为了摆脱大电影公司的束缚,发行他们独立制作的影片,争取更多的创作自由,当然也要赚取最大的利润。而这个想法源于《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拍摄过程。当时这部电影总的预算是11万美元,而编剧托马斯·迪克森开口就要价2.5万美元。这样制片方十分头疼,不过他们最终和迪克森达成了协议,答应他参与影片的分红。为获得最大的利益,迪克森维为影片造势的时候甚至找到了曾经的同班同学,但是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而后电影公映后大获成功,利润高达6000万美元,迪克森也迅速成为了百万富翁。影片的导演格里菲斯自然也不会被亏待,但他显然还不满足,于是召集了包括卓别林在内的三五个好又一道成立了联美电影公司,几个人的财富也开始急剧膨胀。所以说,成功的一人必须是半个商人,这一直是好莱坞的“优良传统”。

同为传统的还有所谓的“好莱坞大片”。虽然这些票以票房为唯一目的的影片多年来一直存在,但他们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地出现过,而这也将会是毁灭性的。这些大片把行业中所有精英、智慧和倡议汇合在一起,然而却仅仅制造出一个个像《特洛伊》中的战争场面或是007系列中的追杀场景。没有人再愿意安静地看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了。人们对玄妙的故事情节早就失去了兴趣,俄对于细节却有着一种荒诞的苛求。如果用“廉价”或是“恶俗”来形容这些糟了票房奇迹的大片,肯定是有失公允的,但是他们无疑是空洞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也许空洞的并不是这些电影,而是我们自己。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