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意识的确立,被一些理论家视为理解现代性的重要线索,不过它却“很少成为艺术史的研究对象”。当“人”的觉醒不断成为科学、哲学、历史学、心理学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艺术创作中个体意识的诞生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个体在艺术中的生活和命运”到底呈现怎样的轨迹?法国和比利时的三位学者分别从绘画、音乐和哲学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文艺理论家托多洛夫首先考察了西方早期绘画艺术,发现只有在罗马,存在着对他而言完全符合表现个体标准的作品。庞贝遗址中出土的著名壁画《特朗底尤斯和他的妻子》就是一个典型。他指出,这正是福楼拜所说的:“神已不在,基督还未诞生,从西塞罗到马克·奥勒留,有一个时期只有人存在。”基督教的兴起使得绘画“要服从意义,其首要的功能不再是展现可见的事物,而是表明真实和正确。”后世艺术史家多半认为绘画艺术中人文主义的出现发生在意大利,诞生与那个被称为“文艺复兴”、致力于重新发现古代艺术的运动。但托多洛夫通过分析14、15世纪 佛兰德斯等地的画作之后,指出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已经引入了大量的人类个体,也就是说:“个体的被发现发生在15世纪上半叶的北欧:在佛兰德、勃艮第和法兰西。”至此,个体在绘画艺术中得以完成。
不过音乐领域个体的诞生要晚得多。作曲家福克鲁尔笔下,这种诞生始自赋格式作曲风潮和用单声部旋律表现强烈情感之间的冲突。16世纪末著名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实现了赋调音乐和情感表达的融合:“从此,美不再是绝对的和神话的,而是变得主观和人性化。”总之,“中世纪沉湎于对神的神秘性的沉思,现代人却重新面对他自己的神秘性。”
面对现代性和个体性这类很难阐述清楚的问题,对话体比传统正儿八经的专著可能更有开放性、延伸性和可读性。不过法国思想家不像英美人那样注意厘清概念,也不像德国人那样注重深层逻辑结构,所以该书的第三部分——“现代个体的诞生”——恐怕会让缺乏背景知识的读者一头雾水。此外,这几位学者非常喜欢用“世界”、“人类”等大词,而他每次使用这些词时,却无不是在指欧洲和欧洲人。这当然是不少法国式的知识分子的通病,但如果从这一点出发,有兴趣的读者或许可以在文化比较的视野中继续关注个体在艺术中诞生的问题。
事实上,在所谓的“个体”诞生500多年后的今天,人类思想的发展早已超越了这一命题所探讨的层次:认识论和现象学的发展让“个体”成了现象世界中的一个认识框架;后现代主义者以各种方式宣布了“人”的死亡;而在研究心身问题的哲学家那里,所谓的“个体”根本不存在一个可靠的边界;至于书中反复提及的“摆脱社会束缚”,稍具常识的社会科学研究者恐怕都会无言以对……而艺术作品毕竟只是思想的间接投射,在发展过程中又常常受到历史事件、时代潮流、技术进步甚至美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用艺术发展史来印证个体思想的诞生未尝不可,但恐怕无 法像前言中说的那样“弥补‘个体研究方法’应用上存在的”缺陷。
[法]茨维坦·托多洛夫、[法]罗贝尔·勒格罗、[比]贝尔纳·福克鲁尔著:《个体 在艺术中的诞生》,鲁京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16.8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