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前没有任何征兆,一股音乐怀旧潮已经贯穿了2007年整一年。从“台湾民歌运动传奇人物”胡德夫携原住民音乐团体“野火乐集”京、沪、穗三地开唱,到“纪念高考恢复30周年”演唱会在诡异的由头之外聚集了叶佳修、潘越云、齐豫等台湾民歌运动主将;再到9月末“台湾民歌运动教父”杨弦一袭白衫一把吉他现身北京一家酒吧……这些引众多歌迷趋之若骛的已不仅是音乐,还有那种四处弥漫的怀旧。在这时,台湾乐评人、广播人马世芳的《地下乡愁蓝调》在今年出版,显得适逢其时。
父亲是作家亮轩,母亲是当年台湾最知名的电台音乐DJ陶晓清,这样的家世背景给了作者马世芳一个从小浸淫其中的文学和音乐的双重世界,眼中往来则皆为当年台湾文学、音乐界的重要人物,这些令他比照同龄人有着异常富于前瞻性的文字感觉与音乐审美。所幸在他后来的人生里,并未辜负这得天独厚的起点,不仅投身一波又一波台湾的音乐风潮,更以此为业,写文章、编刊物乃至自组公司做独立音乐,进而担纲颇具影响力的MUSIC.543.COM的站长。
《地下乡愁蓝调》一书中收入了马世芳自1995年到2007年陆续写出的与音乐相关的文字。所谓“地下”,并非形容其所谈及的音乐类型如何边缘,而是表明一种心境,更像是他对这些把自己的音乐感悟和个人成长滋味杂糅在一起的文字的定位。与其说是“乐评”,莫不如说这是凝聚着他青涩年代的喜悦与哀愁、锋芒和迷惘的青春印记手卷。良好的文学素养赋予这些篇章以浓厚的文学性,有些段落更像是小说,“站在拥挤的车厢里,望着窗外映照出另一个模糊摇晃的自己,再度不可遏抑地想听Doors。那是当你真正孤独的时候才听得进去的音乐”(《门,消失的酒吧与青春期》),类似这样的句子,大量的内心独白以及细致入微的景况描摹,与黄春明、萧丽红等为我们所熟悉的名字一脉相承,接续着台湾文学作品中精致隽永的韵味。
Doors、Beatles、BobDylan、Leonard Cohen等欧美乐坛巨星和杨弦、胡德夫、李双泽等台湾现代民歌运动代表人物连同他们的作品构成了书中两部分内容主线。前者是马世芳隔着久远的时光回首仰望的,那些欧美巨星的经典唱片陪伴他的少年时代,时空阻隔亦无法冲淡音乐带给他的震撼;后者,贯穿于他的童年到青春岁月,耳闻目睹,近在咫尺,自有一份身临其境的深切体验。时下坊间关于欧美音乐的文字或书籍并不鲜见,但马世芳写的这些文章,其价值并不在于信息,而是字里行间萦绕不去的痴迷与怀缅以及那份有诚意的坦白情怀。青春在他的记忆里,与音乐息息相关,旧日片断像是配着老歌的电影,在他脑海与笔下缓缓重演。书中几篇写台湾民歌运动故人往事的文章,则极富资料价值,亲历也好,听闻也罢,准确又生动,总胜过层层传递过后的变形。
读马世芳的文章,你会发现,海峡两岸的同龄人,虽然成长环境迥然不同,但内心却惊人默契,原来,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曾经的青春记忆有着太多不谋而合。他写出这些文章,记录他的爱乐经历与心路历程,留待同道者阅读、品味的同时,也意在为自己的“后青春期”划上一个句号。他在这本书的后记中这样写道“不能老是逃避问题,迟早得去面对枯坐在那儿等候多时的年轻的自己,出清存货,才能告别青春期”。
无法臆测经过这本书的出版,马世芳是否能轻松和自己的青春期告别,但这份因音乐而起的彼岸“乡愁”,已不知不觉透过阅读渡海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