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杂文 > 正文

大恐怖下的市民心理

2007-12-18 20:53:03    世界博览

编者按:那场屠杀,带来的是对生死的麻木。

对幸存的大屠杀受害者来说,现在的日本右翼比当年施暴的军人更可恶,南京市民的心理创伤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消退。

以残暴作为威慑

日军在攻打南京和占领南京之初实施的是一种威慑战,试图从心理上彻底击垮南京市民的心理防线,造成市民心理上的恐惧感,从而丧失反抗的意志。

难民纷纷寻求自保之道,在西方人管理的难民所外,绝大多数难民都佩带太阳臂章,手中拿着太阳旗;青年妇女脸上都抹满锅灰,穿着破旧臃肿的衣服,竭力将自己打扮得又脏又丑,有些女孩子则将头发理短充当男孩。

面对残暴无比的日军,在死亡危险面前,难民几乎不能正常思维,很少有人反抗。《朝日新闻》从军记者今井刚在大方巷《朝日新闻》南京支局就曾亲眼目睹一二百中国人十分麻木地等待五人一组地被刺杀。当一两名日军在众多男性难民面前强奸妇女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男人们很少去反抗,女人们也大多不敢抗拒。

对中国军队的期盼

日军对难民的屠杀、奸淫越残暴,难民对国民政府军的期待则越迫切。一个传说、一幅标语、夜里一阵激烈的枪声都会催生充满希望的传说。

据不完全统计,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的老人尚有2630余人健在。这些幸存老人共同的观点都是日本人残暴而又缺德,几乎所有老人对日本没有丝毫好感。

现今,有远见的日本人在抚慰亡者和生者的心,而有些日本人则在千方百计想用浓墨涂改血迹,用不负责任的谎言来取代历史的事实。日本政府应对战争责任进行彻底反省,时间拖延越长,南京大屠杀的阴影就会越重,日本背负的包袱将会越沉,其付出的代价亦必然更大。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