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钱袋为什么越来越鼓
最近几年,中国超常的GDP增速所带来的好处,大头都被政府拿走了,并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 政府是真的越来越富了。就看两个数字即可,一是财政收入的增幅,二是财政收入的超收。
先说增幅。今年我国财政收入预计将突破5万亿,同比增长接近30%,远远超过了今年GDP的增速。通常在经济结构和税收政策没有大变动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长应该与GDP增长大体同步,然而中国财政收入增幅远超GDP增速的状况已经保持了很多年。
再说超收。今年财政收入比年初预算的要多出7000亿—8000亿元,这令去年创新高的超收额(近4000亿元)相形见绌。今年这笔多出来的钱已经多到连政府都不知道该怎么花。
政府越来越富,在中国快速扩大的GDP这张大饼中,财政收入占比也越来越高,不过与此同时,工资的比重却越来越小。截至2005年,工资占GDP比重已经连续下降了15年。
政府有钱了,这直接体现在政府储蓄上。2000—2003年,我国新增国民储蓄中有近75%来自于政府部门,而居民储蓄率则显著下降。
一句话,中国超常的GDP增速所带来的好处,大头都被政府拿走了。是什么样的体制导致政府与民争利?
居民储蓄率下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居民收入相对停滞:居民劳动报酬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由1992年的37%下降到2003年的33%;同期,居民的财产收入自1996年以来在绝对额上出现了停滞。
而政府储蓄率上升,最主要是税收收入不成比例地猛增。其次,政府部门公共支出较低,收支相抵后还有不少剩余,这又为政府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政府越来越深地直接卷入投资和生产过程,因此收入提高很快。
另一方面,财政收入超收部分的支出迄今为止没有受到监督和约束,基本上政府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因此政府会越来越追求超收,比如年初做预算时刻意把目标降低等,好让自己的手头更宽裕,花钱比较不受制约。简单来说,就是国民收入的分配体系越来越向政府部门,而不是老百姓倾斜。
政府和企业的“自有资金”增多,意味着政府和企业投资受金融政策的影响就越小。目前,有超过50%的投资资金来自于“自筹资金”。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明年起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收紧信贷来控制投资,恐怕也很难有明显效果。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不仅是对公平诉求的回应,而且还事关整个中国经济增长的健康和可持续,这个想法正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认同。有学者还建议,公平收入分配应该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
调整正在进行。十七大报告就为提高百姓收入指明了未来政策着力的方向: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以及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
这是增加百姓的“收”,另一方面也强调要增加政府的“支”,即在社会保障及公共服务上的支出。
不过,这显然还不够。财政收入中超过95%来自税收,正是税收的高增长成就了财政收入的高增长,因此“减税”也应该成为题中应有之义。
通常在经济有了较好发展后,政府都会考虑以减税的方式藏富于民,让百姓更多分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可是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我们好像已经习惯了无关痛痒的减税,甚至加税。而真正以“减税”为政策目标的税制改革,包括增值税的转型(缩小税基),迟迟没有全面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