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杂文 > 正文

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文化素质教育

2007-11-21 19:27:52    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浙大也有自己的通识课程,但在很多同学眼中却成了“混”学分的课。我们应该利用好丰富多彩的通识课,跳出专业的限制,拓展自己的兴趣,弥补自己的不足。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的调整使人才的培养、流动方式发生改变,人力资源市场的新需求迫使大学进行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的改革,而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市场需求、社会需求,还要有更高的文化追求。大学精神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精神引领作用,大学教育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方面的历史使命,大学人才系统在现代社会的主导和先锋功能,是我们在倡导高等教育走向开放的同时不能忽略和放弃的。

从培养“人才”到培养“人”

高校素质教育发展至今,应把重点放在与教育现代化、国际化趋势合拍的方向上,建构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体系,逐步消弭基础教育环节的应试教育模式形成的学生视野狭窄、能力相对低下的弊端,克服大学教育阶段专业分化细致造成的学科屏障,缓解单一性知识灌输形成的发展障碍,并在学生身心健康、生涯规划、道德修养、职业准备、文化理解、社会融合、精神发展等方面提供必要的课程辅导和实践训练机会,如果说专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人才”,注重人的社会功能即工具性,那么通识教育重要着力点则在培养“人”,关注个体心灵成长和精神发展,注重人的主体性。专业教育注重学科分化和专业知识的深化,而通识教育可以打通学科界限,使学生体会到复杂学科背后共同的人类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在概念体系的冰面下涌动出真正的学习和创造的激情,把知识学好用活。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有国际视野

文化素质教育负有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的重任。尤其对于非文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深入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甚少,与传统渐行渐远。语言文字文化与现代视听文化的逐步断裂,造成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的弱化和模糊化。现代化的目标是促进民族文化新生,而非使一个民族文化体系悄无声息地消亡。在全球化的时代,全球性的危机如能源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人口危机、核威胁、恐怖主义等也在伴随现代化和西化进程而全面扩散,文化生态的平衡对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人类生存方式系统化的不同文化体系,在各自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文化、人与自我的关系的不同方式中,形成了不同的生存经验和生存理想的模式,这些生存模式可互补互证,互动互制,形成促进文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而单一单极的文化往往以文化霸权主义消灭弱小的边缘的文化,把一种文明的优势和缺陷无限放大推广,增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风险。因此,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有国际视野,有人类情怀,对本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同时,也对其他民族文化体系有同情的理解、客观中允的评判、去粗取精的吸收。

以通识教育培养“文化通感”

信息文明时代,创造力是第一生产力,而文化素质教育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打破学科界限的通识教育,对于狭隘的专业视域是有效突破,各领域创新型人才多有很好的文化通感。文理科互选课程收益更大,理科学生需要提升文化鉴赏力,文科学生需要理解科学精神,而文学及艺术教育对于各专业学生提升敏锐感受性、丰富的想象力、整体的感悟、细节的体验,以及对人类主观世界的深入了解和对情感的自如表达、顺畅交流等等方面有重要促进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是敏锐的青年文化与宏博的精英文化的结合,其建设对社会文化有强烈的辐射力和导向性,高校学生也是各种新媒体上文化创作的主体,而各校所处地域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偏重专业不同,也形成了校园文化的个性色彩和气质类型,而这些对于中国现代科学的创新、现代人格的建构和现代文化多元化发展都是重要的优质资源。

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应扬长补短,目前重心仍应放在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观念支持、人才系统、知识体系、理论导向方面。中国教育继承传统人文教育的合理因素和成功模式,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有尊师重教传统的中国人在不少异质文化体系的生存中,都体现出乐于学习、善于融入、积极进取的特质,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也应在继承本土传统的同时,认真总结和提升这些鲜活的经验。而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端竞争中,更要善于汲取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快速进入同一发展平台,在同等条件下竞争时才能突出中国特色的优势,特色不应成为安于落后现状的借口和快速前进的绊脚石,而应成为不同类型的现代教育模式竞争中的铺路石和王牌。

建立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以往的素质教育已大致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外语教育、体育教育、艺术教育及科学文化通识教育的公选课程体系,现在学校工作重点应放在建立系统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合理全面的精神营养,可包括人文学科系列(如文史哲及伦理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文化学等学科问题研究)、社会科学系列(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等学科问题研究)、自然科学系列(重点在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文化论、科技发展前沿问题介绍等)、艺术教育系列(可分艺术导论、艺术史、艺术鉴赏、艺术实践等层面),学校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普遍特点提供方向性指导,如列出少而精的必修课程或学科搭配框架,鼓励跨学科学习和学术视野交融,而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和需要进行菜单式选修,规划自己的发展道路。通识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开阔学术视野、打破专业局限、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要求教师能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有深入系统的把握,对研究前沿动态有敏锐反应,并善于深入浅出地讲解,才能保证通识类课程既有深度又有新意,同时对不同学科学生有广泛吸引力。

大学是每一个个体与人类文化深度接触的基地,大学精神始终是现实社会和时代文化的浪潮中不灭的理想精神的灯塔。大学在培养工具性人才的同时,也在坚定地迈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课程体系建构正体现出这一目标的落实进程。通人情达世理、格物致知,是中国传统教育的目标,也可成为今天集合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精华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出发点。


(本文作者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岚)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