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读到过一篇哈贝马斯论启蒙与现代性的文章,他的意思是说,启蒙的危害只能以加强启蒙来消除,而不是消除启蒙。这话说得很智慧也很曲折,如果启蒙带来了危害,那为什么要加强启蒙而不是消除启蒙呢?启蒙与现代性的意义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而关键在于用什么来启蒙——却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意见。五四以来启蒙的意义是——用西方的科学与民主来启蒙,遗憾的是这种启蒙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地发生了异化。而即使在西方,科学的理性意义也导致了恶果。这种恶果使西方哲学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惊奇地发现在中国先秦哲学中已经有了成熟的见解。其实人类的思想发展绝对不是简单的一条线索,单一而简单地理解启蒙,那么启蒙的害处就可能大于启蒙的益处,对启蒙多元主义的理解实际上是最需要的。
…………
问题在于,是否因为一个民族存在愚昧或野蛮习俗,从而就认定这个民族的一切都是野蛮落后的呢?当然不是。必须明确,中国文明是高度发达的文明,即使某些野蛮风俗也与原始部落的野蛮风俗有巨大区别,区别在于前者是文明高度发达后的异化产物。但是,并非文明的所有内容都会发生异化,如果对优秀的文明遗产用外部力量的观念随意“启蒙”,就可能造成对文明遗产的破坏。
现代的中国国画家并不缺乏才能和勤奋,但如果我们把他们的作品与宋元人比较,就发现他们把中国画的最优秀的品质丢失了。在接受五四以来的“启蒙”之后,他们笔下的中国画不再具有古典中国画的精神,油画与水彩、水粉的学习过程中需要逼真物象的透视法,但中国画是否要现代化到水彩画呢?实际上,“启蒙”后的许多中国画家以“科学”改造中国画后,就把中国画画成了毛笔宣纸的水彩画。我们看现代人的中国画,颜料工具和古人没有区别,但就是缺了古代中国画最宝贵的东西,古代中国画一望而见勃郁的“文气”,笔墨中浸透着画家的诗意,即使里面没有人物,但一望而知那是隐士诗人居住的山水;而现代中国的山水画家自己本来对中国古典诗意就没有了感觉,也就只能是画那个表面物象,他不居住在山林,山林对他是纯粹的“外部世界”,所以他的中国画要么是空洞的泛滥笔墨,要么是水彩画的明丽逼真,唯独没有了中国画的天人合一的精神了。
…………
在当下,那种对西方和东方都十分了解的中国人总是少数,而大多数人因五四启蒙运动以及近代一系列蒙昧主义“启蒙运动”而变得精神野蛮,如何使他们对现代性的理解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的高度呢?回答是——加强启蒙。但必须明确,启蒙绝不是单纯意义的西化,而是一个复杂的多元主义工程,统而言之是用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双重地启蒙民众,这里的复杂性在于程序的可行性:似乎只有用西方化(一般人意识中的现代化)的视角审视传统文明,才能使他们意识到用传统文明对自己的启蒙并不亚于用西方文明对自己启蒙的重要性。
…………
梁思成为北京城墙的痛哭被看作一个来自旧世界的即使不是不怀好意者起码也是书呆子的抱怨,领导者不以为然而安慰性地留下几座城门楼已经是很宽宏大度了,这与山民村长要把瓷砖现代化运动进行到底而不顾及外部势力的捣乱的决心其实是一样的。当然物质利益吸引还是能使山民们能最终明白自己物品的价值的,不过质朴忽然被启蒙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狡黠:你们既然那么喜欢这些旧东西,我们再造一个新的旧东西就是了,“新的旧东西”是旧东西吗?其实北京市官员的意识也并不比山民更高级,北京平安大街那些水泥构成的“簇新古董”就不无满足外国旅游者兴趣的心理。这真应了林徽因的警告:你们今日毁坏真古董,有一天你们会造假古董的。对北京城墙是拆除还是保护的决策当初并不是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保护北京城墙根本就不需要物质条件,即使一任它破败下去至今也不会发生什么大损坏。这里看出“半截启蒙”和“完善启蒙”的区别:半截启蒙能把文明遗产砸烂毁坏,而完善的启蒙可能表面上和没有启蒙的“顽固保守派”相似——一切照旧。同样是经历了五四启蒙运动,梁思成、林徽因接受的启蒙教育的深入使他们少有现代野蛮人的偏激,因为他们在以西学的眼光审视中学时发现了两种并协的线索:西学中固然有中学缺乏的东西,同时中学中还有西学中缺乏的东西,启蒙的意义其实应该是文明的交流——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传统文明的融合,而非单向的传输,更非以一个否定另一个。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即使把北京现代所有现代化建筑的价值加起来,也不如过去的老北京城墙更“值钱”。我们能够用金钱把外国人运到海外的中国艺术品买回来,但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把历史中毁坏的北京城墙和近代历次运动中破坏的文物买回来了。当初为什么那么心甘情愿地进行全民大破坏呢?因为我们把传统文明贴上了“封建主义”标签。
所以我们需要认真反省近代遭受反复批判的“封建主义”。关于封建主义,曾作为中国人不假思索的常识性观念是——封建主义是一定要彻底消灭的东西。浩劫过后人们以为不堪回首的过去已经完结,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里是否也应该设立法庭,审判一下那些革命时代自己接受的、似乎已经融入血液的观念,须知单靠四个人是无法砸烂中国的“封建主义”的。近代中国被毁坏的文化遗产诸如寺庙、佛像,历代石刻、碑刻,世代珍藏的书籍、字画、钱币、文玩都是以“反封建”的名义破坏的。当“反封建”运动如洪水来临,人们出于自我生命保护的本能就“自觉地”和这些“封建主义”物品划清界限——消灭它们,否则自身的肉体也会被贴上“封建主义”,而肉体的“封建主义”标签和“资产阶级”标签一样曾是现代恐怖主义的魔咒。
在历史的洪涛过后,我们平静地发问,那么什么是封建主义呢?且不论中国古代关于“封建”一词“分封国土于诸侯而建立诸侯国”的意义——按此意义秦始皇是反封建的,就是现代人意识中的那个被批判的封建主义又是什么呢?五四新文化运动赋予封建主义的意义主要是指儒家文化,而之后革命者理解的封建主义是马克思命意下的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而人们逐渐认识到对私人财产所有物(包括土地)的任意剥夺是有悖于社会发展的。现在中国人求发展的本能使他们不得不回到传统价值观,现代中国的《物权法》的通过就是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