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杂文 > 正文

长城最需要的不是名次

2007-10-16 19:47:01    南方都市报

编者按:世界新七大奇迹已经揭晓,长城榜上有名。但我们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上榜这一结果。评选世界奇迹不是为了给某某景点扣上一个帽子、增加游客流量,而是要让人们意识到我们真正的精神财富是什么,以及如何去保护它。

在“世界新七大奇迹基金会”的网站上,中国的万里长城和其他著名景点一起,接受全球网民的投票。但是,长城目前投票总数仍在前七名之外,可能无缘世界“新七大奇迹”称号。为此,中国长城学会迫不得已在八达岭长城展开拉票活动,鼓励更多市民和游客在投票截止日期(2007年7月7日零时)前投票。

世界新七大奇迹评选由世界新七大奇迹基金会启动,全世界共有77个候选建筑,最后结果将于7月7日在葡萄牙里斯本揭晓。

从一系列的行动中可以体会到每一个急迫的人对于长城的热爱。但是长城存在的意义,决不是为了完成一个叫做“奇迹”的称呼。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此外,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因此,长城也就成为我国农区和牧区分界线的标志。长城的延伸或回退,基本上反映了农区与牧区的扩张或收缩。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考察长城,可以认为,它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力量相互对峙、较量形成的“力”的平衡带。长城,一方面发挥了分隔两个政治单元的功能,它的延伸或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先进与落后两种势力的对撞中,客观上却促进了相互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今日长城作为领土扩张和防御的军事设施作用已不复存在,但是长城在地理上的许多界限指标意义仍然存在。长城凝聚着先民们的智慧与勤劳,是一种毋庸置疑的客观存在,任何主观行为都不能改变这种客观存在。

而世界新七大奇迹基金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其权威性也是要打上一个问号的。

事实上,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与瑞士国际文化保护组织——世界新七大奇迹基金会联合发起的世界新七大奇迹网络评选,已经暴露了它的不公正性。投票是用网络进行的,中国虽然人多但电脑还不普及,造成了许多人无法参与投票。即使有电脑的人想投票,由于采用英文,也致使许多不懂英文的人投不了票。

新七大奇迹网络评选的不公正性,还表现在每个国家只允许报一项奇迹参加评选。如果一个国家具两项甚至两项以上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奇迹选项,岂不人为地被排除在评选之外了?如果某个国家的奇迹选项达不到科学论证公认的水平,也可以报一项参与评选,是否会造成滥竽充数呢?
其实每一个中国人,乃至大多数参观过长城和观赏过长城照片的外国人都相信,长城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奇伟之处,不但在于它浓缩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精神、创造力和想像力,还在于这样一座伟大的历史建筑经历时光流逝,却屹立不倒直到今天。

这样一个符号在中华民族心目中的意义自然毋庸讳言。

但是这种符号的认可,却并不是通过一次简单的网络评选就能完成的。而即便长城得到了“世界新七大奇迹”的称号,但是如果在环境污染和人为破坏中逐渐失去它的魅力,那么这也是一个即将消失的奇迹。
对于今天中国的大多数文化遗产来说,面临的首要任务不是如何推广,而是如何保护。

其实长城正面临这样的问题。

除了八达岭、慕田峪等一些受到游客关注和旅游开发保护的城段之外,其实在山西、陕西和甘肃境内,有许多长城正在日益遭受风沙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墙体颓败,墙砖被拆,明代长城总存量不超过2500公里。

这些情况要比目前的新七大奇迹评选更加重要。

在这次所谓新七大奇迹当前投票排名前十位中,不但没有长城,也没有看到埃及的金字塔。新七大奇迹评选虽然在我国牵动人心,闹得不可开交,在埃及却被泼了一盆冷水。埃及最高文物官员批评这场轰轰烈烈的评选,认为将金字塔和艾菲尔铁塔、自由女神像等新生建筑并列在一起是金字塔的耻辱,埃及政府甚至拒绝接见新七大奇迹评选的组织者。埃及文物高级委员会主席说得好:“金字塔存在于全球人民心中,无需投票来选择是否进入奇迹。”

面对祖先留下来的长城古迹,我们是否也应该有这种自信、豁达的心态呢?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