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无意中经过一条狭窄的街路,有一段正在建一个新的住宅小区。记得以前曾看过一篇文章,说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地,我觉得这种说法真是太贴切了,就比如说吧,在我生活的这座城市里,就几乎没有一条街不在修整或动工兴建什么。 或许是因为有些视觉疲劳了的缘故,对于一个个拔地而起的住宅小区,我现在已经不怎么会去留意了,何况是这种还根本看不到华丽雏形的建筑工地。不过,这个正在新建中的社区所打的广告,还是成功地吸引了我的目光。比如那句“纯正欧洲血统”,以及它那个一看就能让人联想到法兰西浪漫风情的小区名。很显然,这是一个标榜法国式高尚现代生活的建筑作品。 自从看了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许知远的那篇题为《我们是个无根的民族》的文章后(我想起来了,“世界上最大的工地”这个说法,也是出自这位作者笔下),这些天,我潜意识里会比较留意那些商店或住宅小区的名字,但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还未建成的小区,的确是演绎当今中国这种“无根”精神状态的一个经典范本。 无根,是一种怎样的精神状态呢?表面上,无论是宣传教育,还是自我表述,我们能听到的,大都是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是个数千年的文明古国,以及现在经济发展多快,多么日新月异之类的欣欣向荣、振奋人心的说法。可是,在今天这样的“日新月异”里,你恐怕找不到一点和所谓的“文明古国”一脉相承的蛛丝马迹。 或者说,在这样的“日新月异”里,我们的祖先和传统只剩下了一点可怜的象征或点缀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喜欢住法国或美国式的舒适宽敞的大房子,热衷于用北欧风格的简洁流畅的橱卫家具,以及制作精良的德国或日本的汽车或家电产品;喜欢看刺激的美国大片,然后在美剧、日剧或韩剧里寻找和跟进这个世纪的时尚流行,嘴里则哼着刚上市的港台歌曲……当然,欧洲杯或世界杯足球赛,还有巴黎或米兰的时装秀也是不能不看的。 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不好,这看起来多么的全球化。但问题是,虽然我们貌似谦虚地放下了五千年文明的高贵身段,很热心地向一切比我们先进的国家和民族学习,可是,却只会简单地使用他们的物质产品或者拙劣地模仿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不去深究令他们变得先进的本因是什么,也没想过要去学习现代文明里最最核心的东西。这样,要到什么时候才真正会有以自己为荣的那一天呢?我不知道。 我承认我欣赏一切优秀或先进的外来文化,但我也从骨子里热爱那些像是已经失传了的宝贵的文化传统,那些可以令其他人一眼就认出“中国”的精神气质。不过,我现在渐渐明白了,一个没有找到未来的民族,显然,也不太可能可以返回去继承并发扬自己文化传统里那些美好的东西。 今天的中国现状,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