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编者没看过成功学的书,也许作者这篇读书笔记推荐的是一本好书吧,但愿能帮助更多有志成功的人早日实现目标 |
|
――读《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成功的渴望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与此相对应,一些被称为成功学的著作也风靡全球。
成功学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世界。两次工业革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在享受工业文明的同时,也逐渐感觉到了后工业时代的迷茫、空虚和冷漠,迫切希望能在社会上重新定位,证明自己的价值,于是成功学应运而生。
这方面的书我读过不少,最初是从卡耐基的著作开始的。但总感觉这类书所讲内容大同小异,而且部分内容过于急功近利,不切实际。不过这几天读的这本奥里森•马登的《改变千万人生的一堂课》却让我眼前一亮,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本书是马登的代表作,曾激励无数青年人从无名之辈成为社会名流和成功人士。细读此书,才明白个中缘由。全书结构严谨,内容翔实,文字精辟而浅显,所述理论方法多富于实践性。最重要的是,它不像其他同类著作那样,为讲成功而讲成功,而是更加关注人格的完善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作者奥里森•马登是成功学的奠基人,大约与卡耐基生活在同一时代。马登一生波澜起伏,本身就是一个自力成功的典范。他自幼贫寒,靠辛勤工作养活自己,23岁上大学,9年后获得5个学位,40岁时已是一位旅店业大亨。但之后不幸接踵而至,他的旅店被大火烧毁,呕心沥血创作完成的五千多页手稿也化为灰烬。但生性倔强的马登没有屈服,从此他专注于成功学的创作,成为了一代成功学大师。
正是这样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传奇色彩的人生,才使马登的书写的如此精道、实在。林语堂评价说:“自读马登的书,精神为之一振,观念为之一变。”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也赞誉马登的书是:“最振奋人心的最有力的杰作”。
全书引用大量西方政界、商界、学界精英的事例,其中最多的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和亚伯拉罕•林肯。这两位确实也是西方成功人士的典范。他们生活在不同时代,人生经历和从事的职业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意志品格、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注定了他们的成功具有必然性。这也正是作者想要向我们揭示要义所在。
书中的许多格言警句写得颇有新意,对人很有启迪作用,如“上帝会保佑那些习惯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的人”,“在人一生中,许多重要的决定都是在未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做出的”,“一件看起来很难的事,有时候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开个头”。等等。
意志力,目标,个人魅力,职业精神,是马登总结的一个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四个素质。每一个维度又可以细化为多个要素,意志力分为坚忍、决断、自制和专注,目标分为梦想、勇争第一、知识储备和环境,个人魅力分为信心勇气、正直诚实、热诚亲善、表达能力、好习惯和健康,职业精神分为行动和勤奋工作。
没有人可以通过阅读几部成功学著作就出人头地,正如书中第四篇职业精神中所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法则就是工作”,“实干精神使你脱颖而出”。行动才是硬道理,从先贤们的睿智中汲取营养,投入于脚踏实地的实际工作中去,才是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