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杂文 > 正文

圆明园那片废墟 

2007-06-02 17:11:58    黄天浩/红袖添香

编者按:历史遗迹是一部富于教育意义的书,圆明园亦是如此。在曾经耻辱的背后,遗留更多的是对今人的思考与激励。

也许是不愿意过于伤感,也许是不愿意再次面对清朝的无能,也许是不愿意再次看到侵略者野蛮的行劲,那圆明园我是不想去再看一看了。想起那残破不堪的遗址,又常看一些古籍上介绍,往昔的圆明园是何等辉煌,当年侵略者又是如何姿意柔蔺,我的心就是紧缩的,一阵阵的作痛。

有朋友对我说:“我们不能闭着眼睛不去正视祖国母亲身上的历史创伤”,于是,趁着到京的机会去看一看那块我们民族永远也不能忘却的、荒漠凄凉的废墟。不过那也是在《圆明园》邮票发行之后的事,这当然也有想弄明白发行这套邮票的目的与意义之意,我想发行这套邮票无非是想告诉世人圆明园昔日之辉煌,或是向国人警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还是就是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址向世界展示。

不管邮票发行是何种目的,我的思绪有我自己的思维逻辑。

进入园区,到处是瓦砾场和乱石堆,整个园区就象是一件破败不堪的血衣,展示在我的面前,我的心紧紧地缩成了一团,剧烈地颤慄着,清风吹来感觉脸上有点凉,那是热泪被冷风吹的。我仿佛看到年迈的母亲被人打得遍体磷伤,而自己却无力去呵护那生我养我的母亲,我恨自己的无能,恨自己的软弱。

我们来到一座拱桥的残迹旁,这里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有的画画,有的写生,有的写作。还有的就是外地来京打工的人,没处安身了,来到这里搭个窝栅,在这里安身立命。此刻我产生一种想法,这些画家也好,作家也好,打工者也好为什么要选择这里作为自己或创作,或安身之地,是否认为这就是祖国母亲的怀抱,每一个华夏儿女都能在母亲的怀抱里得到温暖,得到灵感,想于此,我有点激动了。但是,我但愿他们永远也不要忘记了母亲身上的创伤。我细看桥石,有的倾倒,有的残缺,有的染上铜绿色的苔斑,从那桥的框架上不难想象出当年这里是空中绿荫遮日,桥下倒影荡漾,风光绮丽异常。

沿着小路走去,穿过一处落叶的白扬林,来到一个干涸的荷花池旁边,昔日的皇家园林,今日成了农民的藕塘,有农民正在藕塘里挖藕。其它昔日辉煌的楼、台、殿、阁、亭、榭、轩、馆,今日全都变成了埋在荒草堆里的瓦砾、碎石。我跨过一道泉水,曲折前行,来到那长春园北部“西洋楼”的遗址前,这里还耸立着“方外观”的危柱,残留着小半截“海晏堂”的喷水池,还有几根“远灜观”残存的雕柱。

我心情复杂地抚摸着这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后期巴洛克建筑风格,精雕着叶片和花卉的园柱,想到当年这集中了全国多少人力、财力、物力,经过一百五十多年的修筑,共建有一百多组建筑群,荟萃着历代典籍,名人书画,奇珍异宝的世界名园,竟被那些强盗般的入侵略付之一炬,毁于一旦,实在是不忍目睹。

圆明园的焚掠,是人类文化与文明史上无法估计、也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这使我更加忧伤,更加怅惘。我在残垣断壁,危柱险石间排徊,探索着我们民族近代史的踪迹,思索着近代史上中国是怎么了,为什么总是被人欺负、侵略,结论早已得出,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这里随处都是那五颜六色的碎片,看着这些碎片,我想起了法国作家雨果于1861年圆明园被毁之后不久写下的一段话:“在两个胜利者瓜分赃款的条件下,圆明园就大规模地遭到了蹂躏,把我们各大教堂的宝藏集拢在一起也是抵不上东方这所庞大的辉煌的博物院的。里面不但有各式各样的艺术杰作,并且堆积着金银珠宝。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干了些什么”。人类园林建筑史上一颗最美的明珠,就在侵略者的手中这样被毁灭了,这是对人类文明与文化的摧残,也是对人类文化与文明的亵渎。

人们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诗,它蕴含着节奏、旋律、情感和向往,如今,这“凝固的音乐”被打碎得没了乐感,只剩下那凄凉的悲哀;那“立体的诗”被人破坏得没了斯文,只剩下荒凉的悲泣。我凝望着那直指苍穹的残存园柱,我仿佛听到了震荡在空气中的祖国苦难史的悲痛乐章,它是那样的低沉、悲切。我们国家只要强盛了就没有人敢于欺凌我们,如果我们自己一味地腐败,一味地落后,必然要被人欺凌,被人侵略,被人劫掠,再好的文化与文明也会被人踩在脚下,因为那不是侵略者的文化,也不是侵略者的文明。我们只有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强大,使我们伟大的祖国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的安全,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明才能得到保障。如果早在100多年前我们的祖国能象今天这样在世界上有着我们应有的地位,圆明园就不会是今天的这般模样,我此刻站在这圆明园就不是这样的心境,也决不会象现在这样忧伤与怅惘。

中华民族有一个辉煌灿烂的过去,我们也一定会有一个与我们的历史相一致的更加灿烂的未来。中华民族,这个在地球历史上创造过长城、运河、圆明园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智慧的民族,也是不可摧毁的民族。

最近,听得说有人想再造圆明园,要说面对这样的论题我想每个中国人的心情应当是复杂的。不过,如果要让我发表我的见解,我认为还是不再重建的为好,那段伤心的历史让它永远地翻过去罢,好了的伤痛何必要再次去揭开它呢,就是要缅怀这万园之园,也没必要照着原样再造一个。按照哲学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同一个时点上,也就是说被侵略者毁灭的圆明园永远也不可能再恢复了。我们用再造圆明园的财力和物力造点别的不也是一样吗,中国有造园的传统,也有造园的技艺,还怕造不出世界一流的园来吗。

现在的圆明园遗址还是可以保留下来的,它也可作为一处园林让国人到这里缅怀,让人们在这里诉说着自己激越的思绪,让人们在这里展开想象的翅膀放怀飞翔,把这里作为历史的课堂,把这里作为促进华夏儿女奋进的动力。

不,圆明园不是废墟,这里是:深刻的课堂,国人能得到一种伟大的启示,那就是要进步与发展,那就是要创造。这里是:中国历史的另一个博物馆,国人能永远看到我们的民族在那被人欺凌的岁月是何等悲惨,这样会产生一种动力。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