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艺术家代言的永远是最真的艺术情怀。戏里戏外,上演的一样是健全的人格。在陈晓旭离去人们为之惋惜与哀悼的同时,更多的是源于对艺术家优良品格的崇敬与感畏。 |
|
87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患乳腺癌于2007年5月13日逝世。消息传开,悼念诗词、回忆文章立即如潮水般涌现出来。各家电视台纷纷重播电视剧《红楼梦》。有关的书籍、视频制品也突然畅销起来。人们的悲痛、惋惜之情如此之强烈,如此之普遍,为多年来所少见。一位早已谢幕的演员,为什么会赢得如此的爱戴、尊重和怀念?这一现象对我们有着怎样的启示?
我认为,人们如此怀念陈晓旭,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首先,是陈晓旭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的艺术形象。陈晓旭是一位本色演员,她的形象、气质与林黛玉的角色达到了高度的契合。在广大观众心目中,“林黛玉”就该是这个样子,陈晓旭就是当年的林黛玉,两者一而二、二而一,大观园里林黛玉的形象被定格在陈晓旭身上,像一件艺术精品展示在艺术的殿堂,活跃于人们的心中。许多人觉得,陈晓旭此番降临人世,好像就是为了来扮演林黛玉的。二十年来,人们读起《红楼梦》,谈到林黛玉,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脑海里浮现出陈晓旭的形象。人们不相信还有人扮演林黛玉能够超越陈晓旭。以至于现在要重拍《红楼梦》,演员虽经过海选,但选出的演员仍然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在这种特定的情势下,陈晓旭遽然离世,人们自然会普遍产生深切的怀念。
其次,是她一举成名后的急流勇退。我们知道,本色演员的角色选择余地很小。陈晓旭在成功扮演林黛玉之后,只在《家春秋》里面扮演过梅表姐(其影响大大低于她在《红楼梦》中扮演的林黛玉),随即淡出演艺界,从而把她扮演的林黛玉形象永远地定格在荧屏之上和观众心中。短暂的艺术生涯却成就了永远的艺术生命。作为一个演艺人士,此愿既足,夫复何求?应该说,她的选择是十分明智的。可以想象,如果陈晓旭后来扮演了许多角色,其中难免有的角色并不符合她的戏路,那么只会损害她在观众心目中作为林黛玉最佳扮演者的形象。
其三,是她无可挑剔的道德形象。“质本洁来还洁去”,是许多怀念陈晓旭的人怀念她的重要理由之一。陈晓旭扮演林黛玉的时候,演艺界还不像如今这般黑暗和肮脏,还没有那么多的“潜规则”,她只是因为特别符合林黛玉角色的要求才得以进入演艺圈、扮演林黛玉的。接到角色之后,她心无旁骛,把自己融入到了角色之中,用全部的心血和灵性去塑造角色,从而达到了艺术上的化境,也体现了高尚的艺德。她一生广结善缘,乐善好施,先后捐款捐物数千万元。临终又把巨额资产设立慈善基金,用于教育和医疗等公益事业,资助因贫困而失学的优秀学子和无力医治疾患的困难群众。她洁身自好,没有绯闻。虽然后来她也有过婚变,但都是缘来牵手、缘去分手,自然而平淡,没有引起非议。
当然,她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也应该是她令人瞩目的原因之一。陈晓旭自幼聪慧,敏而好学,14岁即开始发表诗歌。因缘际会,出演林黛玉一举成名。告别荧屏后,下海经营广告公司,这是其人生道路的第一次大转折,身份角色的第一次大转换。当她在商场上一帆风顺,拥有了过亿资产,先后获得“中国经济年度风云人物”、“中国30位杰出女性广告人”等殊荣,本可以在商界乘势发展的时候,却不幸患病;患病之后,又在长期信仰的基础上,皈依佛门,剃度出家,这是其人生道路的又一次大转折,身份角色的又一次大转换。弱不禁风的“林妹妹”与市场经济的弄潮儿,身价过亿的女老板与古庙清灯的佛教徒,这些形象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很难联系在一起的。但这些形象竟真实地集中展现于陈晓旭一身,构成了她生命的三部曲。而这些不同的形象跨度愈大,对比愈强烈,就越是富有传奇色彩,越是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遐想。
陈晓旭只出演了一两部剧目,却成为当代演艺界最引人注目、最受人怀念的艺术家。这对当今的演艺界人士来说,应该具有特别的示范作用。那些靠“潜规则”去争取角色,靠炒作甚至恶搞去引人关注、靠做虚假广告去谋取钱财的“明星”们,实在应该在陈晓旭的遗像前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这样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