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祝福短信群发,是否也是你传的节日心意的一种常用方式。洋洒几十字,却不曾想传递问候的分量却早已打了个不小的折扣…… |
|
从昨天到现在,我已经收到了无数条短消息,估计是今年节日祝福的短消息种类比较多,所以我的手机里重复的还比较少,但是我跟我妈总收到同样的短消息,还有彩信,各种各样的,经常收到群发来的。收到那种已经编辑好的短消息,我通常是连内容都不太爱看的,只看看后面的署名,知道是谁给我的就可以了。最搞笑的竟然是我哥给我妈和我发的竟然是同一条,我决定初二要严肃批评我哥。
我有个朋友,打电话告诉我说,他要发一百到二百条短消息出去给朋友们问候拜年,当然是转来转去的那种短消息,从别人的手机里署别人的名字发给他,他也将署他自己的名字发给别人。据说他十条一群发还发了两个多小时。发完之后很累。我也没好意思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写短消息。我很难想象这样发来发去的短消息中能有多少是自己真心的祝福,有多少是应景的客套,又有多少是无聊而无不可的虚与委蛇,甚至又有多少是不得不发。
我实在是不太会写节日祝贺的短消息,我不太会说那么多客套的恭维话,尤其是对那些比较熟又不太熟,平时很有礼有节而又必修有打交道的朋友、甚至是同事,我会觉得不好意思,说得太熟络了那显然是虚情假意,说的太客套了那又显得气氛冷淡。而且我又实在不喜欢那种在天空里飞来飞去只需要发信人署个名字就可以的短消息,那东西好象超级市场里打包购买的商品一样,只要在标签上写个署名,就可以代替祝福?我觉得那太不可思议。所以,莫不过真心实意的给人家说一声:恭贺新喜,莫不过祝福人家一声:身体健康。这个显然比那些群发的短消息更能打动人的心坎。
所以我在收到一堆短消息的时候,如果看两个字就看出来这是抄来的拜年短信,我连看都不要看,直接看看署名知道是谁就可以了,至于他给我的短消息是怎么样的,话说得有多么的美丽漂亮,横竖不是他自己写的,那对我来讲就都不重要了——我只要知道我的这位朋友在过节的时候想到了我,祝福了我,就够了。而如若我收到的消息是自己写的,每个字都不是抄来的,那么我将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去读,那每一个字对我来讲都非常的重要——我真真切切的从字里行间感受着对方的新年祝福。我总觉得,这样的祝福虽然也是一个短消息,但是更实在,更真心,更看得见摸得着。
同样的道理,在邮件中,也存在着群发,我有时候收到贺年的邮件卡片,看到收件人地址是群收的,心里也多少有点遗憾和委屈。其实这很可能是我的苛责,人家总归是想到你了,总归是祝福你了,不过短消息不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写的,不过发送的时候是打包发送的,那又怎么呢?可是就是在心上有那么小小的障碍——祝福应该一对一,好比感情是一对一培养的,而不是群发能培养的。
所以,虽然我收到自己写来的短消息会更高兴些,但是即使收到群发的抄来的短消息,我也不会再找一条顺手发回过去。我觉得拜年这个事儿,是个传统,承载的是份情谊,是情谊就得多少认真点对待。我自己就算只写四个字新年快乐,我也觉得是好的。只怕很多人认为我这样的才是不认真不负责任。我的学生们给我发了好多条短消息,我甚至在给他们回复的时候,都是每个人说一句话,都不会重复,不会相同。如果拜年都可以群发群收,那么这个年的味儿,是不是已经寡淡了许多呢。
我知道时代发展到了这个时候,人们的很多行为方式都因为通讯方式和通讯载体的改变而跟着改变。
就好象许多年前我们写信交流,题头就写见字如晤然后长篇累牍。后来是电报,就如同现在短新闻的电报体,大约就是有事速归这种炼字如金的风格。再后来是电话,喂来喂去但是声音过耳不留。接下来是网络MSN、QQ或者是伊妹儿,网络术语如雨后春笋、FLASH动画搞笑异常。现在就是短消息,叫拇指通讯时代,动动手指头就可以连通世界互相交流,甚至这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主要沟通方式。我后来很吃惊的听说甚至有人发短消息都可以谈到恋爱,而分手的时候也不过是动动手指头。我们有一次开玩笑说,这很奇怪是两个人谈了场恋爱,还是两个手指头谈了场恋爱。现在的短消息市场甚至和影视紧密结合,和利益挂钩,潜移默化之中其实也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改变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模式和行为方式。甚至新闻系传播学的有学生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就选这个短消息作为传播媒介的沟通方式。
时代的文化和传统当然也在这种大的潮流之中,淡淡然然的发生着改变,简直是翻天覆地。十年前,我再怎么也想不到,拜年的时候会既不寄贺年卡,也不打电话,而是动动手指头发个短消息,更想不到这个短消息还是可以打包发送,编辑好一条短消息,可以把几十上百的朋友们一下子全问候得到。那群发,简单到真的只是动动手指头,就可以把拜年的所有程序都在弹指之间轻松完成。我也更想不到,这个短消息还有专门的创作班子,来为各种节日、各种人群、各种场合,量身定做,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就好象除夕夜里是少不了的汤圆和饺子。可是,年来年去,群发群收,年味儿却淡了不少,可能也是因为手指头动起来太轻松吧。
在无限消息群发群收的此刻,我是否有理由相信,那些拜年的话不过是应个景儿,从这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给你,和从另一个人的嘴里说出来给你是一样的,从这个手机里发来的和从另一个手机里发来的完全一样,好比克隆,若是忽然发错了,估计除了署名会让人不认识和陌生,其他的都不会有问题吧。那么这个年,拜得还有什么意思呢。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和他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独一无二,那么祝福也至少应该是特别的、特殊的、特指的,而不是普及的、无个性差别的、打包群发的。如果收到的拜年祝福只是一个手指头动动一条短消息转发,那么收到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呢。我总觉得,好多东西需要认真一点对待,这个世界已经有好多可以不认真的事情了,还剩下那么点传统,那么点可以认真的空间,还有那么一两个可以让你倾诉真情真意的机会,还是不要错过不要丢掉不要浪费了的好。
我听说中国南方的某个城市,有些青年人在集体抵制这个过节群发短消息成风的现象,呼吁真情再显,甚至抵制短信拜年的方式。我当然也更喜欢写封信给远方的亲人朋友拜年,更喜欢在电话里说些祝福的话,我当然不是教条的认为短消息拜年就不是真诚的拜年,就必须坚决取缔,当然也不会迂腐到认为群发的就没有真情,不可能一棍子打死所有的群发。但是从心底里,我是支持和赞同这些年轻人的举动的。
很多事情,可贵之处就在于那与众不同,那独特,那特指,那一份认真与付出,甚至只简单到一句话,一条短消息,其意义就在于其过程的真实可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