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杂文 > 正文

于丹别着急,我们不生气

2007-03-08 23:15:36    张保国/红袖添香

编者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古皆然。我们都明白的道理,相信于丹更明白。我喜欢于丹。

前几天,北京《于丹〈庄子〉心得》签名售书会上,一位男士挤到于丹面前,拉开外套拉链,露出白T恤上的黑字:“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

近日,又有北大、清华等知名大学的10位博士联名,声称“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而网上,呼吁“于丹下课”之声也不绝于耳。

于丹不过是解读了《论语》和《庄子》两部古书,为什么会招致学界同人如此激烈的反应呢?

那个以“文革”方式反对于丹的男子,我们姑且不论他是只啥鸟。先来看看“博士”是啥劳什子。说穿了,博士头上的那顶帽子,跟官员屁股底下的宝座没什么两样。

一个人,如果官做到了局级、厅级,我们就会以为那人本领十分了得,就会给予顶礼膜拜的尊敬,而不管他的职位是拿钱买来的,还是做了女婿换来的。同样,当一个人把书念到博士、博士后的份上,我们就会觉得他一定超凡入圣,咳吐成珠,对他更是景仰无比。

学位之所以比官阶更具迷惑性,是因为我们相信博士都是货真价实的饱学之士。其实,许多博士,只是比别人更会考试而已。一生都在故纸堆里炒冷饭,既无建树,也无作为的博士,比比皆是。

但,正因为捞着了一顶博士帽,博士们便以为高人一等了,有傲视他人的资本了,可以剥夺别人的话语权了。在大学校园里,他们拿高薪,住豪宅,牛逼烘烘地到处讲学,安享世人敬献的尊荣。

更为可恶的,是那些学术专家。他们以研究为名,把某个文化领域视为自家的后花园,禁止民众涉足和窥探。

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应该是全民族乃至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任何一位普通民众都有知晓、了解和学习的权利。可是,一些所谓的“文化精英”,却蔑视学术大众化,大搞学术垄断,这只会影响民族文化的传承,遏制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

当易中天讲“三国”,民众听得欢欣鼓舞时,就有人说易中天把历史研究“庸俗化”了。难道老百姓就不该多了解一点自己祖先留下来的优秀遗产吗?难道学者只有长年累月鼓捣几篇连圈子里人都懒得瞅的文章才叫研究吗?

那些博士们,习惯把一朵花插入瓷瓶,或者把一株草栽进瓦盆,然后说成是自己培育出来的新品种。他们习惯了在小圈子里相互摩挲,习惯了眉来眼去,你吹我捧,唬弄大众。

现在,于丹来了。本来,于丹也是一只安详地啃着学术花草的沉默的羔羊。也许是受了易中天的启迪,现在,于丹咩咩地叫了起来。她的普及经典文化的解读方式,再次赢得了民众的欢呼。

于丹的“心得”,把一只本来属于学究们“吃独食”的饭碗,捧到了大众面前,让我们看到了饭的颜色,尝到了菜的味道。某种意义上说,于丹的作为,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对于我们这些智商平平的老百姓来说,能够窥见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堂奥,我们有理由欢呼得像雀一样跃起来。只有那些浸淫于“学术自慰”的博士们,才会如雷一样地暴跳。

其实,于丹并没有越出传统的“六经注我”的学术研究路子。她那叫出自己独到声音的“心得”,只是让一直散发着腐殖质气味的学究们的声音变得沉闷而喑哑。

于丹的“心得”,也让那些本来准备一劳永逸躺在故纸堆里“吃白食”的博士有了危机感。如果他们将来不能像于丹那样发出自己的声音,将会遭遇尴尬和难堪。所以,那些祭起“博士”的旗号想叫“于丹下课”的人,说到底,就是一群妄图扼杀大众精神需求的刽子手。

为什么是10博士跳梁,而9博士或者11博士出面呢?我想,他们是想组合成一双手、10根手指的阵容,掐住于丹的颈项,窒息她的声音。

文化界的某些名人,为什么也要掺和到反于丹的行列呢?一是在于丹面前,他们的“文化贫嘴”缺少深厚的学术底气;二是于丹鹊起的名声,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至于一些不明就里的网友跟着鼓噪,则是一犬吠日,百犬吠声了。

可以断定,学术垄断的时代已经结束,大众消费经典的时代已经到来。

于丹别着急,我们不生气。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