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前住房已经成为国民财富的重要形式。有少数个人,拥有100多套房子,不少人还没有自己的住房。如果任凭国民财富砸向不动产的不平衡态势发展下去,实际上是推动了一种土地占有方式向少数人手中聚集的局面,土地囤积历史上一直是造成中国社会不和谐的根源。 |
|
构建和谐社会,住房问题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住房问题终于成了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还有比较具体的措施,说明中央领导已经把住房问题作为执政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看上去,这回中央国务院要动真格的了。但愿这种决心不会被体制的惯性消失殆尽。
中央对住房的问题的重视,并不是始于今天。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人大会后2006年3月14日答记者问时曾强调,“我最觉得痛心的问题是在这三年的工作中,还没能够把人民最关心的医疗、上学、住房、安全等问题解决得更好”。随着时间的推移,让温家宝总理痛心的住房问题,并没有得到什么缓解。房价持续攀高,民怨积累日盛。尝试有所作为的一届政府,一如被置于一个巨大的风箱之中,被一股无形的力推来搡去,左右为难:调控楼市价格伤了经济;放任价格伤了民情。其实,这其中还是个判断问题。不是不可为,而是想不想为。
任凭房价上涨,将直接降低我们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判断一个政治领袖魄力的地方,就在于是否能够提升一个民族未来的竞争力。毛泽东当年节衣缩食,开发研究出了原子弹,引来了尼克松主动访华;邓小平打开了国门,搞了改革开放,从制度上焕发了中华民族的活力,创造了 20多年的经济奇迹,还收回了香港。可是,这个经济奇迹,却在近十年的过程中,被房地产的混乱和腐败严重打了折扣。而且目前这种全民皆买房的氛围,将直接降低我们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的投入,抬高了中国制造的成本,套住了中国的相当大一部分资金,给中国的经济留下了无穷的隐患。历史上有这样的悲剧。明朝时代中国的白银一度占世界的1/3,大多购买的土地,或者是直接放在仓库里面。可是土地的囤积非但没有带来稳定的发展,还造成明末动乱的根源。
而且,目前强劲的需求也表现出暂时性特点。我们国家特有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现在正处在婚配年龄,故此,房价的暂时虚高是可以理解的。但伴随着这一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老去,10年以后,中国大部分城市的住房别说销售,恐怕连出租都很难了。如果按目前全国的建房速度和人口成长速度计算,20年后的城市人均拥有房产面积可达70m2。这些问题我坚信这一届政府一定能尽快想出解决办法的。毕竟,他们中大部分人都能看到这个严重后果的。
任凭房价上涨,就是劫贫济富。贫富差距已经到了今天这样的程度,以至于整个社会缺乏一种安全感。如果人人都不敬鬼神了,一口气过不去就提刀杀人,就是亿万富翁又有什么安全可言?这种争先恐后的全民奔不动产的盲动,正在以极大的速度制造着财富积累的不平等。在许多人无房住的情况下,另一部分人却在囤积房产,而且处于闲置之中,使得社会资源遭受严重浪费。这就不可避免地加剧恶化国民的性格和心理。
北京四环开外的房价也超过了10000元/m2,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也需要90多万元。当一个年收入为5万元的普通家庭,在北京奋斗18年,不吃不喝,也还不够拥有90平方米的房子,因为还要有许多税费插足其间。住房上的舆情,或是激烈,或是消沉,或是愤慨,或是无奈,这反映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一种意识和情绪。房价飞涨超过一定限度,会严重损害国家的长远竞争力,甚至抽干青年人的立身之本,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子孙后代肯定会责怪我们这一代人的无知和荒唐。
明朝中国的白银一度占世界三分之一,大多购买土地,或者是直接放在仓库里。可是土地的囤积非但没有带来稳定的发展,反而是造成明末动乱的根源。当前住房已经成为国民财富的重要形式。有少数个人,拥有100多套房子,不少人还没有自己的住房。如果任凭国民财富砸向不动产的不平衡态势发展下去,实际上是推动了一种土地占有方式向少数人手中聚集的局面,土地囤积历史上一直是造成中国社会不和谐的根源。
住房危机,考验着决策者的远见和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