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近同学间很多在讨论考研的,所以百度了几篇文章,与大家一起看看吧. |
|
近年来的考研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从正面来说,这种趋势不仅有利于研究生人才的选拔,而且对本科生的学习也是一种促进。然而,在其背后也有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日益升温的考研热会不会导致又一次“黑色7月”?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资料,1997年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数为24.2万人,1999年为31.9万人,2000年则急剧增加到39.2万人。若与1991年的8.7万人相比,净增3.5倍之多。那么录取数是多少呢?1997年为4.93万人,1998年为5.82万人,1999年为6.89万人,2000年为9.53万人,报录比分别是4.81,4.78,4.44,4.11,也就是说,尽管我国的研究生录取数逐年上升,2000年上升幅度最大,高达12.85万,比上年增长39.32%,但录取率则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的录取率更是下降到近5年来的最低点,录取率仅为20%略强。这与逐年上升的高考录取率呈相反态势。2000年的高考录取率便已达到应届高中毕业生的73.2%(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指标及简析》,《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3期,第7页。)。换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竞争之激烈绝不亚于高考。
考研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仅从其直接影响观之,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影响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由于考研竞争的激烈,相当比例的本科生自大三上学期便开始实施考研计划。或租房子以自成一统,埋头苦干(我校附近三个村庄的空房近几年来每到下半年便全部租完);或摒弃一切课外活动(包括必要的体育活动)和人际交往,整天沉溺于考研的相关功课。我校图书馆的几间阅览室在去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里,五点钟以前座位就占完了。经笔者了解,全都是准备考研又无力租房或无房可租的同学。该图书馆出于对学生健康的关心,不得不把开门的时间推迟到6点钟。此外,考研生还要忙于打听、了解和联系招研的学校、专业和导师,因此大三、大四的正常学习必然会受到冲击。不仅如此,这种影响的范围还有向前推移的趋势。从我今年行将高考的女儿及其同学中,笔者了解到不少本校子弟中的高分者纷纷放弃报考外校的打算,拟报考本校。原因是到时候考研免得租房子。其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其二,与素质教育相冲突。由于研究生录取时,一般是按照分数的高低依次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本科教育中仍存在的应试教育弊端,与素质教育相悖。事实上,考研生中普遍存在着与考研有关的课程就多投入一点,与此无关的课程则敷衍了事的现象。为挤上这辆高峰车,考场作弊现象也频报媒体。在2001年的考研中,仅湖南省教育考试院便处分了83人(注:《湖南83人考研作弊》,《长江日报》,2001年3月22日,第4版。)。
其三,对已毕业的本科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家境较好或毕业时未找到理想单位的已毕业离校的学生,如同高考复读一般,在家专事复习,以备来年再战,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用在重复的记忆上。以上海为例,“今年申请‘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已从去年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考研究生、出国留学是‘不就业’族的两大出路。有的毕业生就是当年研究生考不上,但矢志不移,填一张‘拒绝就业表’,所有档案材料让学校帮他退回老家去,人还留在上海继续为明年考研究生而奋斗,”(注:《部分大学生毕业不就业》,《长江日报》,2001年5月10日,第3版。)还有一些已参加工作的学生到了单位后,觉得一切并非如自己在学校所想象的那样美好,其中有的学生本来社会适应能力就比较差,有的本来就是为了以此为考研的跳板或栖息地,于是工作不投入,专心擂功课的现象已成了一些用人单位的新景观。
可以预见,上述趋势演化下去,伴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的逐年推进和大众化的临近,以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考研的竞争将更趋白热化,据《长江日报》消息,武汉市的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2001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已达应届本科毕业生的60%以上。可以说,又一次“黑色7月”的降临绝非危言耸听。
但愿我们不要像高考一般,等到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了再来谈扩招、素质教育及其它矫枉措施。
二、突出的供需矛盾与冷门扩招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考研如此的火爆,为满足人们的读研需求,能否大幅度的提高研究生的录取率,以缓解这种竞争的激烈呢?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既不可能,又无必要。
所谓不可能,不仅是因为培养研究生需要一定的师资及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生的招生量受教育经费和学校条件的限制,而且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说,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也是有限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犹如金字塔,在这座金字塔上,博士后、博士、硕士由上往下依次处于塔的上端。因此其数量也有一定限度,并依次递减。如果过度,势必会造成人才使用难以人尽其才的状况,使社会人力资源配置失当。事实上,目前各单位的用人已有重心上移的现象。一位在某政府部门从事计算机操作的计算机专业硕士这样自我解嘲地告诉我:“我这工作职高生都可以来干,也就是说,我的个人价值不过一个职高生。”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说,不同学科的发展应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不同时代对不同学科的需求是不同的。如20世纪末是信息的时代,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研究生教育乃时代使然。进入21世纪后,人类将面临生物科技、纳米科技大行其道的时代,研究生招生必然向这些方面倾斜。与此同时,对于一些非应用性学科、传统学科等如今偏冷的学科、专业而言,其研究生需求显然是相当有限的,有的冷门专业甚至呈萎缩乃至消亡的趋势。概而言之,社会对研究生的需求有一个此消彼长、呈逐步发展的态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的招生量。
由此不由使人为时下出现的冷门专业的扩招多几分担心。由于考研热的一边倒,其需求信号早已失灵,一些本科生为了提高考研的成功系数,放弃自己感兴趣但竞争激烈的专业,改报趋冷的专业,有的干脆不管文理工管医农,只图能上就行。一些学校利用时下人们考研的热情,或出于保硕士点、博士点的考虑,或为了提高本校、本学院、本系的研究生比例,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扩招,这些做法显然都有悖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市场法则。
三、本硕博连续是成才的最佳模式吗?
导致考研热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一是就业的需要。随着大学生群体的日益扩大,社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心逐步上移,导致昔日的天之骄子本科生们如今要想谋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开始困难起来,而研究生找工作则相对容易;二是研究生的社会地位较本科生高得多,且待遇远较本科生优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加快,本科生的日益“掉价”和研究生的日益“升值”将成为一种趋势,有关“大学生如同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高中生,硕士生如同那时的本科生”的说法早已在社会上流行;三是人们心目中普遍视“本科—硕士—博士”连读(即本科毕业后考硕,获硕士学位后考博)为最为理想的成才模式,现在又加了个博士后。由于前两种原因的显而易见,笔者在此着重就第三种认识进行分析。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能接受研究生教育,在某个领域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研训练,对个人的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能接受研究生教育,不仅是一种荣誉,一种进入社会精英群体的通道,更是跃入了一个新的更高更宽的发展平台。这一通道相对于其它途径(如从政、经商、自办科技实体等)来说是稳定而无风险的。这便是人们普遍视“本科—硕士—博士”连读为最理想的成才模式之原因所在。
然而,这种所谓最为理想的成才模式亦有不理想的一面。
首先,成才之路因人而异,并非每一个本科生都适合于这种成才模式。人是富于个性化的高级动物,且各有所长。有的人善于抽象思维,有的人则形象思维能力强,有的人生性淡薄,甘坐冷板凳从事理论研究,有的人则具有天生的发明才能,三两天便鼓捣出一个什么产品来。陈景润在数学基础研究领域灿如星斗,可是他却做不好一个中学教师。
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对于那些富有创造力的本科生来说,绝非最佳选择。人的创造动机不外乎个人兴趣和社会需要两个方面。可以说,个人兴趣和满足社会需要是一切发明的强大的内驱力。众所周知,大发明家爱迪生遇事爱琢磨,喜欢寻根究底;此外,他的创造动机总是来源于社会需要,他十分注意了解社会和普通老百姓的需要,并从中寻找创造的灵感。正是从个人的兴趣出发,结合社会的需要,成就了只有小学学历的爱迪生。或许有人会说,爱迪生所处的年代是在信息远比现在封闭的19世纪,现在可是信息社会,网络时代。此话不假。但当今广为学子们所尊崇的盖茨、戴尔、杨致远(雅虎创始人)等IT名人的成功,不也是或因个人爱好或因社会需求而并非因导师的指点而得到吗?就学历来说,盖茨仅为大学二年级辍学者。
其次,由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长期以来,研究生培养计划人为的因素多,市场的因素少,近十几年来,虽然这种状况有所改善,但由于研究生教育仍处于“卖方市场”(这种状况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加之各高校为了扩大研究生的比例,导致不少研究生专业仍停留在有什么人就开什么课,后起硕士点或博士点照此照搬的水平上,而没有从市场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上考虑,或考虑的成分较少。由于这一原因,导致一些专业培养的研究生脱离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也由于“卖方市场”地位的牢固,各高校的研究生教育缺乏应有的竞争,导致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受到影响。
其三,尽管我国研究生教育已加大了产学研结合的比重,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好。众所周知,尽管科教兴国早已列为国策,但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依然相当严重地存在着,由于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以至大量的科研成果与市场脱节,成果鉴定会也往往成了“追悼会”,我国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在科研上重学术成就,轻实际需求,重理论突破,轻生产工艺的现象依然存在,概而言之,高等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老问题并没有解决好。在这种科研文化氛围中的研究生培养,必然要受其影响。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尽管学位拿到了,但动手能力不强,社会适应能力仍旧较差。
其四,现时的研究生学习在相当程度上是“为学位而学”。而不是为真正意义上的“成才”而学。由于现行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机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对导师的依附关系,从而使研究生的创造力受到抑制,往往抹杀自己最感兴趣、甚至最具创见但又与导师意见相悖的见解。有的研究生从选题到开题、答辩,几乎都由导师手把手地“指导”;有的学生其相当的精力要用在与导师、评委的人际关系上。这显然不利于个人的自然发展。
综上所述,本硕博连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并不一定是成才的最佳模式,应视个人、学校、导师的情况而定。即便在当今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的背景下,学历也绝非与成才成正比关系。据有关资料,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昔日最为人向往的本硕博连读之路早已为比尔·盖茨之路所取代,即自己创业,充分的发挥个人的长处,干自己想干的事情,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如果说美国的国情不同,照搬不妥,那我国现今的所谓“知本家”中,亦是以“大专生为主,理工居多”(注:姜其平、王俊秀、刘韧:《知本家风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9年,第179页。)。被人视为“杀毒怪杰”的王江民(KV300开发者)仅上过职工业余大学,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发明者王永民也只是本科毕业生。
由此看来,成才之路,更主要的是在自己脚下,青年学生们大可不必把自己的未来呆死在一棵树上。当然,在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不考研不等于不加强学习,只是对于许多人来说,在实践中学,或边干边学,或带着问题学以不断地充电也许是个人发展的更好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