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臭味、混乱、一派胡言,他似乎永远都在开头,要说的故事又似乎永远说不清。 |
|
作为一名职业小说家,我本应向全天下以小说这种文体为生的男人女人致敬,但王小波是个例外,我不向他致敬,更不向他看齐,因为他的书,除包装粗糙外,内容也是粗糙不堪的,我在《当红女作家赵凝的博客》的一篇文章里曾说过,“王小波小说就是一堆烂素材”。
王小波应该算个有销量的作家,但并不能因为印数大,就说明他的书真正走进读者心里去了。《青铜时代》这部书厚达625页的“长篇小说”,简直就是一本巨大的“素材簿”。他的小说永远都在试图开头,但故事永远都讲不下去。例如“在我新写的故事里,我决心把线索集中在那小妓女身上。”
在王小波的小说中,像这样的句子随处可见:“看来,我的故事写了很多年还没有写完,我找来找去,找到的都是开始,并无结束(见王小波《青铜时代P60》)。”看来,他根本不具备结构一部长篇小说的能力,他是在边写边找路,“现在来看这个故事,仿佛它只能发生在薛嵩从湘西回来之后。既然如此,我就必须把湘西发生的事全部交待清楚。我开始考虑红线怎样了,小妓女怎样了,田承嗣又怎样了,觉得不堪重负。”他边写边找路不说,还找得不堪重负,读他的小说,真是郁闷死了。
臭味、混乱、一派胡言,他似乎永远都在开头,要说的故事又似乎永远说不清。什么“老妓女”、“小妓女”、“傻逼”,你都不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我不知道有多少读者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下来,读这本书无疑让人饱受折磨。不是因为语言的“脏”,也不是因为情节的“黄”,而是因为对作者能力的怀疑。打个最浅显的比喻,看王小波的小说就像在看一个根本不会跨栏的男子,站在110米跨栏比赛的起跑线上,枪声一响,他需要跟刘翔一起赛跑,人家会跑得姿态优美,跑起来好轻松;而不会跑的王小波,枪声响了还在找路,大声问观众:“喂,我该往哪儿跑呀?往北跑行不行啊?要不……先往东跑试试?”他终于跑起来了,却又不知如何从那一道道栏杆上跨过去,他拙劣的姿态折磨得众看官都快晕过去了,而他却在说:“我这是在探索。”
据说,有一帮自称“王小波门下走狗”的人,我不知道走狗们到底读没读过他的书,如果是走狗,那肯定也是“受虐式的狗“,甘愿身心备受折磨,甘愿不做人。
作家该不该讲真话?我不同意一个女人如果讲了真话就被叫做“勇敢”,我想说,说真话是每个写作者的责任。我并不勇敢,也不是他们说的“文坛女斗士”,我只是把手放在胸口,凭良心写作,凭良心说话。我知道一个作家不该人云亦云,要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别人都把王小波捧成神,你连他的作品看都没看就跟着一起起哄,那是没有文德的人。
做戏要有艺德,做文要有文德。我不相信文坛有神,大家都是人。作者是人,读者也是人,大销量的作家,如果他的书被读者买回家,但让人根本无法看进去(因为他老在开头,永远进入不了正文),或者偶尔翻两页,就添了一身的郁闷,自己给自己添堵,那读者只好把书放在一边,书架上,或者厕所的角落里,让尘土一点点地亲吻书的脸。
王小波出版的书,就是这样,有人买没人读,这不是欺骗读者,又是干什么呢?读者掏钱买的是书,而不是“烦死人的故事开头”。读者的血汗钱买来200多个故事开头,读者被骗了还没地儿哭去。要想郁闷死,就读王小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