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随笔 > 正文

跨越两个时代的潘光旦

2006-12-05 10:53:11    常利兵

初识潘光旦这个名字,是在读社会学本科一年级的后半学期。由于当时对“形似社会学、实则哲学”课堂的不满,自己便决定从社会学原著读起,试图去了解那些大家是如何进行社会学研究的。由此,从费孝通先生的两本名著中认识了两位大师:一是从《江村经济》中得知了英国功能学派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一是从《生育制度》中得知了中国社会学家潘光旦。初读潘光旦为《生育制度》写的长篇代序“派与汇”一文时,并没有完全读懂,但从字里行间能感觉到潘先生的学术功力极为深厚,堪称经典。接着,又找来《潘光旦文集》翻阅,多次精读了有关明末女子冯小青的著作后,发现其中所凸显的文理相融、中西贯通、古今兼顾的研究路径真是运用自如,无人能比,实为中国社会学研究的典范之作。这就是我初识潘光旦时所领略的大师的学术风采。

青年学者吕文浩最近出版的《潘光旦图传》一书为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潘光旦是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与他同时代的还有吴文藻、吴景超、孙本文、陈达、李景汉等人。为老一辈社会学家著书立传者,目前似乎还少得可怜,仅此一点,吕著的问世就值得后来的社会学人关注和重视。有学者称,民国时代的知识分子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可谓独领风骚,直至现在,真正能胜出前辈者,寥寥无几。尽管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我想却道出了目前中国学界的难言之隐,至少在社会学界,我们的缺憾太多了。比潘光旦晚一辈的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曾言:“潘先生这一代人不为名,不为利,觉得一心为社会做事情才对得住自己。他们有名气,是人家给他们的,不是自己争取的。他们写文章也不是为了面子,不是做给人家看的,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从《潘光旦图传》一书中,我们可以发现费老的评价贴切、中肯、客观、真实,这对于中国社会学研究立足本土、走向世界实在是意味深长。

此书最吸引人之处就是图文并茂,娓娓道来,无论是观图还是赏文,都可以让读者神游于潘光旦大师的生活世界,去体验和感悟他的为学之道。此外,作者时而梳理潘光旦学术思想的理路,时而将其嵌入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这样,呈现于我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学家的生命史,同时还可发现新旧两个时代留给那一代学人的影子。

《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可谓潘光旦的成名作,它关注的是一个在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天资聪颖的冯小青,15岁时嫁给一个姓冯的富家公子做妾,但屡遭大妇“奇妒”和虐待,性生理和性心理备受阻滞和打击,最终导致其早逝,时年17岁。这只是一个凄婉的民间故事,而潘光旦却对此作出了惊人的研究。新史学大师梁启超给潘的评语是“对于部分的善为精密观察,持此法以治百学,蔑不济矣”,这也彰显了潘光旦的学术潜力和深厚造诣。通过对冯小青故事的研究,潘先生表达了自己对中国社会的性问题的学术关怀,正如作者所言:“《冯小青考》并不是一篇琐碎的考证之作,它有着更大的社会关怀,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从更广泛的社会思潮意义上来说,《冯小青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妇女解放与解除性禁锢的产物。”潘光旦的贡献即在于,他揭示了类似于冯小青的中国女性患有性变态或抑郁症的普遍现象,而其主因即在于“女子有性的隐疾,不论其为生理的、心理的,大率讳而不言,非不欲言,社会钳制之耳”,真可谓一针见血。在潘光旦看来,解决性问题的出路就在于改造性观念,提倡异性交往,进行性教育和各种心理治疗。时至今日,这样的研究仍旧是中国婚姻、家庭与性问题研究不可逾越的经典。

再如“位育”的概念及其新人文思想。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概念,为中国社会学赢得了地位和光彩,同样,他的老师潘光旦也建构了一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本土概念——“位育”。“位育”是潘先生基于达尔文的生物演化论中的一个关键词adaptation提出的,一方面他不满意从日本人那里转引的“适应”译法,另者则是出于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现实思考。最后,“他从《中庸》里面‘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及古人的注释‘位者,安其所也;育者,遂其生也’中得到启发,将人与环境之间的调适关系改译为‘位育’”。在此基础上,潘光旦创建了自己的新人文思想体系,即“两纲六目”论:个体与群体为两纲,其中个体又具有“通性、个性、性别”三个方面,而群体也包罗“秩序的维持、文化的进展、种族的绵延”三个方面,合之共为六目。作为一个综合性分析架构,潘先生认为任何社会制度、观念形态,都必须同时照顾到两个纲、六个目,才是健全的,否则就是“偏蔽”的。作者认为:“潘光旦所要做的,就是在综合中西思想史上的人文思想与当代的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试图构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宏大的思想体系。”

不过,在吕著带领我们走近社会学大师潘光旦的旅途中,还存在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于是想提出来与作者商榷。

比如作者在叙述潘光旦的“位育”观时,尽管显得很精炼,但忽略了这一概念对中国社会学研究具有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事实上,还存在很大的阐释空间。我甚至认为潘光旦的一生为其“位育”观提供了最好的注脚。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在新时代里潘光旦的改造和遭遇问题。作者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潘光旦们对于即将来临的社会巨变与思想改造是缺乏思想准备的。这造成了他们日后的困惑与磨难。”我觉得这种单一的因果论解释,忽略了存在于个体之外的社会因素。很显然,一些老一辈知识分子在新时代接受思想改造中受到了诸多不公正的对待,不只是一个是否缺乏思想准备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被“革命”一番的复杂过程。

新时代的潘光旦接受思想改造运动也显得很积极,比如《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即是他和同事全慰天两人接受改造的最好见证,而且凭借其在学术界的巨大影响,曾先后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并与最高领导人亲切交谈,还担任了多项重要职务。但问题是,为什么潘光旦在“反右”和“文革”运动屡遭冲击,直至命殒其中。这也是作者没有充分交待清楚的一个的问题。

《潘光旦图传》一书给我们提供了一条走近潘光旦的捷径,而书中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则使得我们有理由去不断地走近这位社会学大师。

《潘光旦图传》吕文浩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27.00元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