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我们在失意彷徨无奈时,一个个阴郁的黑色篇章也许会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拯救。 写作是一种救赎,我坚信。 还是顾城说的好: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李欧梵《漫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颓废”》如同一颗炸弹爆响了中国文坛。于是,研究颓废的学术现象便开始纷纷仍扰扰。
而事实上,因为受到俄苏文论的影响从政治的、道德的角度去评价颓废,将颓废视作一种反社会、反道德的不健康的文学现象对待,从而导致了对颓废研究的严重不足。面对颓废这一审美事实时,强力压抑颓废,而使它成为文学批评和理论建构的盲区。其实,更确实地说,颓废,是对颓败的逆向性体验,它完全不是传统所以认为是悲观主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乐观主义。这在《十九世纪颓废的感觉》一书中有所提到:“颓废概念起先是作为衰退和颓败的一般性原则来运用的,而此时的颓废感觉是充沛的乐观主义精神。”
当然,这还得用一些具体的作品来加以分析。学界所以认同的“颓废”作家大概有郁达夫、贾平凹、川端康成等。
郁达夫是一个不断叩问而又不断袒露自己灵魂的人,他在文坛一出现时便带有一种人生的“沉沦”感,正是由于这一“沉沦”的存在,郁达夫以浪漫主义的情怀彻底塑造了一个“悲观的理想主义者”的文化人格。从《沉沦》开始,郁达夫便踏上了“感伤的行旅”,那哀哀切切的悲鸣后来一直回响在他的“精神独白”的散文之中,“实在是最深切,最哀婉的一个受了伤的灵魂的叫喊。”但他的“沉沦”却使人意识到他的精神和思想尚未麻木和死亡,实际上从“颓废”走向再生,犹如凤凰涅磐,毁灭后、沉沦后获得新生。
曾令存在《漫谈贾平凹散文中的“颓废”》一文中将贾平凹的“颓废”看作是“由于一个来自乡村,对历史与传统有着深厚感情的文化人的精神在与现代都市接轨过程中产生排斥(或者说出现‘裂缝’)而滋生出来的”。这是重要的,因为试图超越的贾平凹发现了世纪末知识分子难以超越的尴尬。正如1993年8月5日《文学报》中提到的:“西安在中国来说的废都,中国在地球上是废都,地球在宇宙来说是废都。从某种意义上讲,西安人的心态就是中国人的心态。”即“一种自卑性的自尊,一种无奈性的放达和一种尴尬性的焦虑。”而正是这种情绪,使贾平凹皈依于乡村生活体验中的畅达和愉悦,并以次来启示当代知识分子来消解都市生活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强调描写人的本能、非理性、潜意识等内容,力图以人的主观性来对抗社会和世界。在精神层面上,体现日本传统的幽玄美,表现虚无和死亡之美,生动地展示了一个远离都市的唯美主义的“颓废世界”。“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郁、悲哀,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这是一种寻求空寂的内省,保持着一种超脱的心灵境界。川端康成式的“颓废”是当美的纯洁性、完整性无法在生活中延续下去时,死亡就成了他们生命的结局,而生命承载的那种尊严和美感就会永远留在人的心中,获得了新的活力。
然而,有人认为,张爱玲也属于“颓废”的代言人之一,这个观点我不敢苟同。我倒认为李欧梵运用的“荒凉”二字更为恰切。“荒凉”是“人生为虚,虚得对人生的什么东西,都有些不相信,不追求。”并不能与“颓废”并同。而张爱玲无甚大的经历而直觉世事人生就是“荒凉”。事实上,许多学者对“颓废”的理解还停留在字面上,他们认为“颓废”是“消极的,颓败、绝望的”,歪曲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化的颓废文学。”如果从中国传统对于“颓废”的理解入手,那么,寻找出“五四”时期乃至整个文学历史中的颓废表现,我们就不难发现,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道家的虚无主义、道教的享乐主义等,无一不是中国化的颓废理论的始祖。
可以说,“颓废”是对原生事物的解体,同时也在废墟中有出生,有反抗,有放弃,有追求的生存方式。“是一种艺术化的精神状态,以艺术化的个性活动方式对抗社会并进行超越,超越现实社会的矛盾,但并不追求升华,以艺术化的生活高度的生命并拒绝崇尚生命的威严”,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