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投稿 --留言 --联系方式  
文学赏析 艺海拾贝 音乐时空 影音剧社 读史问道 校园原创 关于我们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学赏析 > 散文 > 正文

漫谈写作

2006-12-10 20:55:49    鲁速/心路中文

编者按:写作是一种心境,只有用良好的心态,多写多练多接受新知识,自己才能进步,写作才有长进。文字简洁老练,给人更多是思考,欣赏。

大凡世上有三种人,一种人是偏重于物质生活,如注重金钱、房子、面包等,人们称这类人为金钱的奴隶;一种人是偏重于精神生活,如注重文学艺术等,人们称这类人为精神上的富翁;还有一种人是界与期间的,既注重物质生活又注重精神生活,人们称这类人是最幸福的人。而我则属于第二种人,即对精神生活注重而忽视物质生活。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精神就是生命的支柱。我以为,人生于天地之间,最大的生命支柱莫过于读书写作。读书可以充实人生,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励人奋发图强,可以磨砺人的意志,可以增强判断是非的能力。书看得多了,自然产生写作的欲望。文友生如夏花曾写了一篇《写,累并快乐着》的散文,其中对写作的体验很深,她说:“写让我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慢慢体会着我的人生,在思考中沉淀着自己,完美着自己,充盈着自己。当我找到这份寄托心灵的处所之后,我才更加懂得如何去欣赏属于自己的世界,才懂得如何去享受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我在其文后的点评中谈了自己对写作的感受,即“写作/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让我们的烦恼化为快乐的甘泉/让我们在泪中捡拾生命的真谛。”

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是检验读书深浅的主要途径。读书博广,写起文章来义味腾越而生,辞气杂丛而至。读书狭窄,写起文章来思路闭塞,词不达意。长期坚持写作可以使自己的思路更清晰,可以将自己对大千世界的所感、所思、所见、所闻、所嗅全记录下来,形成文章,供人们阅读欣赏,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在文章里不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记录下来,而且将时代风云的变迁记录下来,从而使后人看到一定时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审美趋向、社会潮流等。所以古人对文章定位很高,认为是经天纬地之事业,是“经国之大事,不朽之圣事”。我以为文章是人类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的“传家宝”。

写文章必须要有一定的冲动和兴趣,没有冲动和兴趣是写不成文章的。有的来源于一次老师的鼓励,如写了一篇较好的作文,老师作为范文在课堂上当众宣读,那时自己的心情是异常激动,不亚于在报刊发表一篇作品,从此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有的来源于对作家的崇拜。如崇拜鲁迅,就对鲁迅的文章进行阅读,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写作的冲动。这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呻吟也会吟”的道理;有的来源于家族的影响。有的家庭本是书香门第,受祖辈、父辈的影响,自己也就喜欢写作;有的是受报刊杂志或网络文章的影响。发表文章向来被称为高雅的事,也是展示才华的舞台,往往让那些局外人羡慕不已,这就产生了一种创作的动力;有的是受文朋诗友的影响。“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看到朋友不倦地写文章,自己也就按捺不住情绪写文章;还有一种是自己遭受打击后。如爱情失意、事业受挫、家庭变故等,这时人往往忧愁幽思,失意惆怅,就用写文章来发泄自己的情感。

要写好文章,确实是非常不易的事。有的人写文章靠的是灵感,尤其是写诗歌,灵感来了,洋洋洒洒百万言;有的人写文章靠的是知识和智慧;有的人则是靠观察和思考;有的人则用生命写文章。现代人写文章一般是在良好的环境下写成的,一般写得较为轻松。但历史上许多真正伟大作品大都是作者失意之作。周文王被囚禁而演《周易》;孔子受到困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作《离骚》;孙膑遭受酷刑而作《孙子兵法》;韩非子被囚禁而作《说难》;司马迁被监禁而作《史记》;李白、杜甫仕途上不得志而写出名传千古的诗歌;蒲松龄屡次应试不第而作《聊斋志异》;曹雪芹一事无成、穷困潦倒,乃写成字字看来都是血的《红楼梦》。

如何写好文章,这是我们从事写作的人经常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我虽然至今没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但我想结合成功作家的写作经验,谈谈这个问题,以便朋友们借鉴。首先,应博览群书。即是说,古今中外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都要看,不能偏狭。贾平凹在劝小妹读书时说:“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文学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而窄,借鉴就不多,触一而不能通三。”这确实是一个作家的经验之谈。俗话说:“书到用处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平时我们觉得学得东西不少,但写起文章来常常感觉到脑子一片空白。英国作家约精逊说:“一个作家的绝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上;一个人要翻遍半个读书馆才能写成一本书。”我国文学理论家刘勰也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都说明了要从事写作,必须要博览群书的道理。其次,应多写多练。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多写和多练习,此外无心得和方法的。”鲁迅这儿其实说出了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多写多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把写作的手腕训练到熟练,必须常常去写,规规矩矩地写。”这说明多写多练,才能产生“熟能生巧”的效果,任何投机取巧都写不出好文章来的。第三,应多观察思考。高尔基说:“思索、思索、再思索,否则不值得写,没经深思熟虑写下的东西,本身就一钱不值。”曹雪芹先生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契诃夫也说:“生活比任何科学家和诗人的作品都更尽全、更真实,甚至更艺术。”作家刘墉也说过:“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只要你肯用功,多观察,俯拾都是秒文佳句啊!“可见,观察思考是写文章的很重要的一个条件。观察得仔细,写出来的文章有血有肉,内容充实;思考得越深刻,写出来的文章越有深度,令人百读而不厌。第四,应多锤炼修改。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可见真正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杜甫写诗非常注意修改,他居然到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痴迷地步。藏克家先生也说:“对于锤炼词句,我一向是不放松的。为了一个字的推敲,总是付出许多时间和心血。”锤炼修改可以使文章结构更紧凑,语言更凝练,从而能更好的表达主题思想,使人产生良好的审美感受。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学习,不懈写作,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写出情景理具佳的作品来,以慰人生。

阅读次数:  
 【责任编辑:admin】
[网友评论]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文化素质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阅读次数: